教會裡充斥着假冒偽善的訊息與態度,被稱為弟兄姊妹的關係亦無法與基督有任何真實的連結,只能是口頭上的稱呼,如同加入了一些聯誼會中所用的口號式問安。至於何謂愛?何為關懷?單憑個人感覺,也就是受者的看法,而非聖經真理。
教會越來越不重視人與神的關係,除了在自身遭遇患難的時候,會向神作祈求,或是獲得好處時,以為這必然是神所賜的,但聖經卻常常提醒我們,撒旦亦能把人所喜愛的利益放在我們面前,叫我們被牠所誘惑,過虛假的信仰生活。
這問題的根本是因為人未曾認識神,教會未曾傳講福音真理所致。
作為基督徒,應當是仿效主而不是要別人視自己為主,而「主」這個詞代表着「權柄、標準、不能抗命」,但我們常行的卻是「以為自己的想法為標準、高舉個人權利、把神的話視作為隨喜好與選擇是否需要遵行」的。
在與神相交的關係之中,我們應當是專心一致的仰望祂,但我們常會有千萬般的理由來對自己作出虛假的善意提醒,仿佛在說:「敬畏神是好的,但也不能不顧及自己的需要,人是要考慮多一點自己的,這才能更好的事奉神、敬畏神。」聽上去似是合情合理,但合誰的情?誰的理?
馬太福音 4:3-4
3 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4 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路加福音 14:26-27
26 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愛我勝過愛: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27 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路加福音 9:58-62
58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59 又對一個人說:跟從我來!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60 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
61 又有一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
62 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
肚子餓了,主耶穌卻說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而是要靠神的話;人愛自己的家人朋友,主卻說如果愛這一切超過愛主的,不能夠作主的門徒;有人想先去埋葬父親,或是和家人辭別之後才去跟隨主的,被主責備不配進神的國。主就這麼不近人情的嗎?神不是愛嗎?為什麼讓人感覺耶穌是如此沒有愛心的?
今日我們看見有人嘴巴能說幾句聖經經文,我們就馬上讚美主、感謝主,說這是主的恩典,仿佛看見對方已經悔改歸向了主一樣。有人願意去一去教會參加活動,在不太清楚的情況下站起來,跟着氣氛一起舉手決志,我們就說多得了一位弟兄姊妹,若這事在主面前,他又會怎樣回應?
路加福音 18:18-25
18 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做甚麼事纔可以承受永生?
19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
20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21 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
22 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23 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
24 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
25 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這少年官如此美好,耶穌竟然沒有稱讚他,一點也沒有現在那些作牧師的風範,不是嗎?還說話把對方弄走了,何必呢?這會否就是你常常在心中想的話?
馬太福音 16:21-23
21 從此,耶穌纔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22 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
23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彼此如此的體貼耶穌,耶穌不單沒感謝彼得,還責備他,甚至稱這是撒旦的作為,換作是你,你不會傷心嗎?你會否在想:「我對你這麼好,你還罵我撒旦?你才撒旦!你還是個混球呢!」
我不禁要問:「你信耶穌了嗎?你真的是相信了嗎?你是憑什麼說自己相信了的?你所信的耶穌是你想像出來的那種耶穌,還是聖經裡所說、所指向的那位耶穌?」
雅各書 2:19-20
19 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
20 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
若我們去問一個自稱基督徒的人,問他「耶穌是否溫柔、善良的」,我相信基乎都會回答「是」這個答案,可他們真的理解耶穌的溫柔、善良是什麼嗎?這溫柔、善良的標準又是從那裡來?是誰所定的?你不難發現,大部份人的信仰標準,其實都是異端思想,以民間的傳統認知當作是神的絕對真理,而更為過份的是,當聽見了真理後,仍然是以民間的認知作為判斷是非的根基,而非投靠真理,聽從真理的聲音。
歌羅西書 2:8
8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提摩太後書 3:5-7
5 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
6 那偷進人家、牢籠無知婦女的,正是這等人。這些婦女擔負罪惡,被各樣的私慾引誘,
7 常常學習,終久不能明白真道。
那我們人為何會有這種「想以人的情感、標準取替神的真理標準」的態度?因為罪正在影響着我們,叫我們喜愛製造偶像(假神),而不是服從真正的神。
耶利米書 2:13
13 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基督徒是會與世上的人所傳講的道德律、標準有所不同,甚至常常是相反,因此聖經早已告訴了我們會因敬虔愛主而受逼迫(而非因自己的敗壞、無知而受到別人的冷眼看待)。
提摩太後書 3:12
12 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約翰福音 17:14
14 我已將你的道賜給他們。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
那到底什麼才是愛?怎樣才是溫柔?
約翰二書 1:2
2 愛你們是為真理的緣故,這真理存在我們裡面,也必永遠與我們同在。
希伯來書 12:6
6 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
提摩太前書 1:5
5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
愛的重點並非是指向感覺(雖然是能夠讓我們能夠感受得到,但感受卻不是必然需要的),而是關乎我們有沒有將心傾向於神,是否有「樂意遵行祂的話」,這就是愛。正如希伯來書所言,出於真理而鞕打管教,縱使當下會讓人感受不良好,卻仍能體會並深信那是出於愛,而非惡毒的宣洩。
哥林多後書 10:1
1 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如今親自藉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
帖撒羅尼迦前書 2:7-8
7 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
8 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不但願意將神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
這裡所提及的溫柔,是指「為對方與神的關係能夠復和的緣故,即或犠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那麼,我們有這種溫柔嗎?還是我們更在意自己與聽我們傳講訊息之人的關係?
不能愛神的,無法真正愛人。
未能愛人的,不是真正愛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