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R.E.M.神學課程【基督教與東西方人文藝術(上)】



講題:R.E.M.神學課程【基督教與東西方人文藝術(上)】
講師:曾劭愷 博士
日期:2016年3月23-24日晚上7:00pm至9:30pm,3月26日下午12:00pm - 7:00pm
地點: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堂(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25號長利商業大廈5樓)
語言:國語主講 ・ 粵語傳譯
費用:港幣300元正(名額80個,額滿即止)
神學生、教牧同工及65歲以上長者港幣200元正
新會員免費報讀*,必須預先登記(額滿即止)
報名:2357 0472

為了藝術,為了愛


  • Vissi d’arte, vissi d’amore, Giacomo Puccini, Tosca

  • 當中有這一個信息:一輩子為藝術、為愛而活的人,不應被神離棄

TOP

異教崇拜:Kunstrelgion 的媒介

所歌頌的是異教女神,並呼求這位異教女神的幫助。


  • 浪漫主義:在康德影響下對超越的上帝不再感興趣,遂賦予現世事物宗教般的超然性

  • 將世俗事物偶像化

  • 將藝術本身偶像化

  • 藝術變成了宗教


Jacque-Louis David, La Mort de Marat, 1793

右手下垂象微耶穌的大能(參考下一幅畫),但這裏用來描繪一個世俗的英雄,試圖將他提升到神聖的地步。



Raphael, Deposition, 1507


藝術之宗教化(Kunstreligion)


An die Musik (Franz von Schober)

Du holde Kunst, in wie viel grauen Stunden,
Wo mich des Lebens wilder Kreis umstrickt,
Hast du mein Herz zu warmer Lieb' entzunden,
Hast mich in eine beßre Welt entrückt,
In eine beßre Welt entrückt!

Oft hat ein Seufzer, deiner Harf' entflossen,
Ein süßer, heiliger Akkord von dir
Den Himmel beßrer Zeiten mir erschlossen,
Du holde Kunst, ich danke dir dafür!
Du holde Kunst, ich danke dir!


TOP

浪漫主義運動


不再以上帝為對象,而是以人或藝術為對象。

  • 他們雖然會以宗教會提材,但目的卻不是為了宗教。(宗教只是他們所引用的材料而已)


宗教之藝術化(Kunstreligion)


舒伯特《詩篇廿三篇》林望傑 指揮:克里夫蘭管弦樂團、合唱團

宗教給舒伯特帶來安慰,但他對上帝並不認識。他只是從文學上呈現出詩篇廿三篇。

Dante Gabriel Rosetti, 《聖母領報》

可能是病態美的傾向,把馬利亞畫成病床上的女子。是為了藝術而宗教。

Paul Delaroche, The Young Martyr

TOP

藝術與超然性


  • 康德割裂天地:藝術無法表達超然性;將「超然意識」的源頭歸於大自然(客觀對象)

  • 席勒、黑格爾、浪漫主義:超然者在於人性本身,人所意識到的是自身的絕對

    • 既然超然性不屬乎超越世界的上帝,而屬乎人性本身,那麼藝術就可合理地表述超然意識

  • 偶像崇拜

TOP

席勒論「超然性」


  • Friedrich Schiller, On the Sublime (1801)

  • 「自然給我們兩種天賦」:對美的意識、對超然性的意識

  • 美之意識自由感:「作為自然內部的人所享受的自由…。感官本能與理性相互和諧,因為精神在這裡彷彿只受它自己的法則約束」(不能將我們提昇超越自然)

  • 超然意識哀傷(甚至顫抖)與喜悅(甚至狂喜):「道德自主性的鐵證」;「兩種相反的本性一定是在我們裡面合一,各以相反之道因應「意識的」對象。經由超然意識,我們發現我們的心智狀態未必受我們感官知覺的狀態決定,自然律未必是我們的法則,我們擁有獨立於所有感官情緒的自主原則。」


席勒:用詩詞表達超然意識


An die Freude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Tochter aus Elysium,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Chor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Diesen Kuss der ganzen Welt!
Brüder—überm Sternenzelt
Muss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Elysium是某些宗教所講的極樂之地,這裏講述喜樂是從Elysium來的女兒,宗教帶來隔閡,但喜樂令大家都成為一家人,彷彿並不需要基督這位和平之君。】​連結


TOP

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


  • 對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反動:質疑「客觀呈現自然之美」的美學教條

  • 考古學發現:赫庫蘭尼母(Herculaneum,1738年發掘)、龐貝(Pompeii,1748年發掘)

    • 古典主義所營造的「古典」世界形象是人文主義者的杜撰

    • 真正的古典世界是頹廢的,而新古典主義旨在回歸真正的古典世界,把古羅馬的頹廢當作是美。

    • 真理的客觀性被質疑,道德善惡美醜的客觀性也被質疑。

    • Giovanni Paolo Panini:《古羅馬》與《現代羅馬》(1757)


現代羅馬 ↑


古羅馬 ↑


George Romney,Lady Hamilton as Circe(c. 1782)

這幅圖畫有勾引人的力量(Sexual Seduction)


Lady Hamilton as Circe


  • George Romney:英國藝術家,Mitt Romney 的祖先

  • Circe:希臘神話中的「魔術女神」、女巫、女妖、妖姬

  • Lady Hamilton:出身平凡,天生貌美,15歲開始情婦生涯,伴隨過多名上流社會人士,包括海軍英雄 Lord Nelson,為 George Romney 最喜愛的模特兒


康德:審美的主觀與普遍性


  • 《判斷力批判》(1790):「美」=「不涉利害的愉悅感(pleasure)」

    • 審美者在排除一切利害關係、主觀愛好的情況下,從對某事物的欣賞中得到愉悅感

    • 美的事物「必須包含使每個人都能產生愉悅感的根據」

  • 「超然」(the sublime):「數學」(mathematical,例:星空)、「力學」(dynamical,例:地震),引發觀察者的「敬畏」卻不造成「恐懼」

  • 「超然」→ 大自然(『超然』屬於理性的範疇)

  • 「美」 → 藝術(藝術欣賞在於『不涉利害的愉悅感』)

  • 藝術家不是先知


康德的道德理性宗教:「美」與「道德」


  •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

  • 「自然」與「恩典」的割裂:形而上學之死

  • 把知識和信仰切割開

  • 康德的道德宗教

  • 《判斷力批判》(§59-60):「美」是「善」的「符號」(symbol);「美」所帶來的「快感」(愉悅感)與道德理性是相互類比的;「美」乃道德概念形成可感知的形式


啟蒙運動之子:莫札特


  • 敬虔的天主教徒

    • 當時天主教信徒有很多在信仰上是不清楚的,可能會不清楚信仰與其他思想之間的衝突在哪裏。

  • 生命最後十年正好是康德在歐陸翻江倒海的十年當中(1781-1791)

  • 1784年加入共濟會

    • 秘密組織,高舉放諸四海皆準的真善美,強調要做好人,排除基督教的特殊啟示

  • 「道德宗教」與「理性宗教」:《唐.喬凡尼》與《魔笛》


《魔笛》中的「鳥人」Papageno


他是半人半獸,生活是靠本能,沒有理性,有危險就逃跑。


人講理性,但沒有把理性降服在上帝之下。這是一種「理性的宗教」。


唐.喬凡尼的飲酒歌「香檳詠嘆調」


唐.喬凡尼的審判與滅亡

一般悲劇是講高尚的人,但唐喬凡尼這齣悲劇卻是講低賤的人。

歌劇雖然講惡人受審判,但表達出的是人要改過自新做好人,而不是需要悔改信耶穌,是一種康德式的道德的宗教。

後人更曲解了其意思,把這齣劇當作是歌頌唐喬凡尼連地獄都不怕的勇氣。

TOP

啟蒙運動


啟蒙:有從黑暗進入光明之意


從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到休膜(David Hume):座標系的轉移

  •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am

    • 世上一切都可懷疑,唯一不可懷疑的是我正在懷疑

    • 以前是講上帝的話,現在是講人的理性

  • 休膜的經驗論(Empiricism):《論品味的標準》(約1745A.D.)當中的美學主觀主義(aesthetic subjectivism)

    • 不可能有確據知道因果定律的

    • 你一切知道的事情都是你透過經驗感覺而知道的事情

    • 你覺得美的,其他人不一定覺得美。美醜是主觀的感覺,不是客觀的。

TOP

宗教改革世界觀:巴哈(J. S. Bach)



  • 信義宗信徒,平日熱愛鑽研聖經與神學

  • 熟讀路德宗正統神學家卡洛夫(Calov)的著作,甚至糾正其筆誤(例:創四九19註釋,將『但』改為『迦得』)

  • 宗教作品:經文曲、受難曲、神曲等

    • 經文曲(Motet/Cantatas): “Essential Bach”

    • 《馬太受難曲》的精闢解經

    • 非基督徒亦能從中感受基督裡的盼望:Dame Myra Hess、Leon Fleischer



「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參詩廿二)

這樣是引用詩篇22篇,耶穌帶著權柄宣告舊約的預言應驗,也信靠地向上帝獻上讚美。


宗教改革世界觀:巴哈


  • 「世俗」作品:《十二平均律》、《郭德寶變奏曲》、《六首大提琴組曲》等

  • 《十二平均律》背後的宗教改革世界觀

    • 不和諧、張力會出現,但最後一定會解決的。

  • 雖然這些作品不是為教會崇拜而寫的,卻與信仰息息相關的,創作的目的是榮耀神並享受神。

  • 巴哈能使似乎是屬世的舞曲也有屬靈的內容

  • 巴哈的世界觀是宗教改革所相信的世界觀,沒有宗教改革就不可能有巴哈。




Dame Myra Hess 演奏《耶穌,人之盼望的滿足》

TOP

宗教改革與清教徒運動


  • 路德:「信徒皆祭司」→ 一反「聖、俗」之割裂,強調日常生活與事物(例:婚姻、家庭)的神聖性

  • 加爾文:從「特殊啟示」看「自然啟示」→ 一反「恩典、自然」之割裂,在自然與日常事物中尋找神的榮耀

    • 從聖經的亮光中去看萬卷書,而且不光是傳道人要這樣,而是信徒也要看聖經並用聖經的亮光看萬卷書。

      • 印刷術出現

      • 讀書運動​

      • 莎士比亞著作

        • 羅密歐與茱麗葉中唯名論與實名論間的辯論

          • 實名論:名字不光是名字,名字是有實質的

          • 唯名論:把玫瑰說成是另一個名字,它仍然是那麼芳香的。

    • 教會生活與日常生活不是割裂的,周日崇拜是為了其餘六日都能敬虔度日。

  • 十七世紀清教徒:「榮耀的點滴」




林布蘭的眼見:Simeon with the Christ Child in the Temple (c. 1661-69) (西面與嬰孩耶穌在聖殿​中)


  •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路二29-32)

  • 以往同類作品的焦點是在耶穌面上,但這幅作品的焦點卻是在西面的臉上:西面的眼睛看見上帝的救恩。

  • “Nicola Courtright has discussed the rough, sketchy execution of this drawing a a deliberate rhetorical effort to convey a ‘plain style’ that would be appropriate not only to the humble, human vulnerability of the Christ child but also to the broader, unadorned Protestant message of this work. The words of Simeon affirm that the physical presence of Christ fulfills prophecy and now serves as the instrument of grace.” (S. Perlove and L. Silver, Rembrandt’s Faith: Church and Templ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328-9)

  • 簡單的風格,描述基督人性上的卑微,沒有裝飾的信息,(畫中耶穌沒有寶座、沒有華麗的衣服,無佳形美容),祂就是上帝恩典的器皿。(道與肉身不能切割)



榮耀的點滴:林布蘭,Carcass of Beef(牛的屍體),1675

圖中被掛的牛屍很血腥,但默想之下,會想到基督被釘在十字架。

不光在美的事物上看到上帝的榮耀,在醜的事物上也看到上帝的榮耀。

用了高超的光影技巧使被掛的牛屍顯出榮耀。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