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成聖靠恩典 - Bryan Chapell

節錄:引言 P.9-12

當福音派的教導把人的行為表現視為與神的恩典幾乎同等重要時,問題就出現了。由此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們開始將自己的行為表現當成是得到神接納的條件。
  
他們因著對生活規範嚴格強調,結果便產生出一套行為準則,為要將真正的基督徒從世俗及掛名的基督徒中間分別出來。在許多的教會中,所謂對基督信仰認真的標記,就是格守這些規定,即使其中某些規定並沒有明確的聖經支持。‧‧‧‧‧‧
 
律法主義使信徒以為神是基於他們的行為而接納他們,但放縱心態則是讓信徒以為神不在乎他們的行為;這兩種錯誤都會引至極嚴重的屬靈後果。
 
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恩典不應該使順服神的命令成為可有可無的事。雖然神並非以好的行為表現當作接納我們的條件,然而祂卻仍舊要求我們過一個公義的生活。照著聖經而生活能夠榮耀神,並且能夠保護神的子民免受屬靈的傷害;我們若是廢去了聖經的標準,就必定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神並不是因為我們順服祂,祂才愛我們;然而我們若是不順服祂,就不會真正明白祂愛中的祝福。』因此,若是強調恩典卻廢棄基督對順服的要求,我們反而會無法真正地認識基督,也無法與祂有一個親密的關係;那樣根本不是恩典。
 
只有會使人結出果子的恩典,才是聖經所說的恩典;而不看重果子的所謂恩典,則是假藉神無條件的愛來放縱自我。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最終會使我們背負著罪的重擔和後果,但神原本心意卻是要藉著恩典挪去這些罪與後果。‧‧‧‧‧‧
 
當我們有把握神一定愛我們時,我們就不必再為了自己的好處而奮力地取悅神,這樣,我們的好行為才能更加地反映出無私的公義,而那才是真正的聖潔。
 
藉著這種不以自己為中心的順服,我們的生命就會變得越來越像基督,我們的動機也會漸漸地從自我而轉變成神的榮耀與別人的益處。當我們的順服是發自於對神恩典的感激之情,而不是為了要賄賂神以換得祝福時,我們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充滿聖潔的特質。如此,我們便更加能夠在神恩典所賜的聖中來事奉祂,以至於追求神的聖潔便成為我們的喜樂。

對於一顆尋求神的心而言,並不是所有我們想到的問題都是重要的。雖然神沒有禁止我們去思想任何問題,但是祂設計了聖經來引導我們的心思,使我們能走在一條對我們屬靈健康最有益的路上。

因為我們不能完全進入神的思想,所以當我們在尋求解答人的責任和神的主導權所引起的問題時,應該要小心並以憐憫為懷,這也是為什麼偉大的神學家華菲德(B.B.Warfield)說,福音的本質不是預定或自由意志,而是恩典-神為祂百姓預備了憐憫,這個憐憫告訴我們,必須順服聖經的標準才能討我們所愛之神的喜悅,並認識到祂的祝福;而神的恩典又向我們保證,祂會提供我們順服祂所需要的一切,祂也會在我們做不到時赦免我們。

這種按照神帶領的方向來尋求聖潔的結果,就是我們將會竭力地討神喜悅。

我們的心是否願意單單依靠神的憐憫,而不依靠自己的成就,至終的關鍵更多是在於我們個人對祂的心的認識,而非在於我們對這些奧祕的解釋。

雖然我們不能解釋所有神做事的方式,但我們相信祂所做的都是好的,而且都是對的,因為我們認識祂。天父對我們的愛顯明在基督的供應上,這使得祂的兒女能夠停止並平息因不能完全解釋祂的作為而產生的哭泣或恐懼。我們若常活在十字架之愛所帶來的喜樂中,就能深入地認識神,並且愛祂,因此也能真正相信祂的供應是正確的,即使還有我們不能理解的奧祕存在。

彼得是一個很早就被主呼召了去工作的人,已經為主耶穌工作和受苦很久了,但耶穌是對他說:「在前的將要在後。」(太20:13)

人性對於這句話的自然反應就是說:「那不公平!」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他最不該向神要求的就是公平。

彼得被呼召要做一件對他來說最有挑戰性的事,但他做得不好;這位很早就被主呼召、事奉主很長時間的使徒,竟然三次不認主。

儘管他享有早期被呼召的所有特權,但他所做的事卻大大地傷害了主對他的心意。主在自己所精選的時刻告訴了彼得這個園主的故事-園主稱那個抱怨之人為「朋友」,並且說:「朋友,不要因為我的慷慨而惱怒。」

這個信息-恩典雖然不公平,但卻是慷慨給人的-也是說給我們聽的。我們常常會下決心要更聖潔、更無私地奉獻自己、更放下屬世的事物、更追隨救主的帶領;然而我們大部份的人很快就會發現,自己違背了這些決心,也違背了主。我們變成一個為神國工作帶來負效果的人,而且因為我們有特權和意願去做得更多、更好,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罪就會厭惡到一個病態的地步,以至於我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被神接納過。在這些深深自責的時刻,我們的心中一定要記得主耶穌所說過的這個比喻,這個滿有恩典的園主的慷慨之心。

儘管我們原先期望的是公正,但最後我們卻發現,在神裡面才有終極的安息-這位神藉著祂的兒子對我們說:「朋友,不要因為你的主的慷慨而惱怒,因為你也需要祂的慷慨。」

每一個人的心都有瑕疵;有一些瑕疵是隱藏的,良心也不能發現它,就如我們的導遊那樣,但有一些瑕疵卻是很容易發現它,當我們看見各人心中都有不同層面的邪惡,又了解到還可能有其他沒有感知到的邪惡存於內心,我們就能夠真正得寶貴救主的應許,因祂的應許超越了公平的層面。我們都需要確切地知道祂有豐富的憐憫;祂如此的慷確保了我們的盼望,創造了我們從偏行己路中悔改和回轉的意願,激勵了我們去祂的葡萄園工作,也裝備了我們以喜樂作力量去事奉祂。

我們努力行善,渴望聖潔,不斷地下決心要做得比我們能做到的更好;然而我們每天都要面對一些現實;我們的慾望、無法抑制的忿怒、因別人能力的不足而發怒,以及無法在事奉神時不想到自己的益處等等,這些都可能讓我們感到絕望。但是當我們想到所事奉的那一位會稱出賣祂的人為「朋友」 (太26:50)時,我們就有了新的盼望,知道自己還能夠在生命中結果子,也有了新的動機,能夠為祂去勞力工作。

神豐富的憐憫不僅能保障我們走在祂的道路上,也能提供我們每日事奉祂的動機和能力。-Bryan Chapell《成聖靠恩典:天國的計算法p.409-420》

《全書完》

TOP

如果我們只認為某些人是有價值的,因為其工作有明顯的價值,那麼我們就會眨低神在特殊時間、為了特定目的而呼召的人,然而基督不容許我們批評或懷疑祂的計劃,或是輕視祂的子民。這位園主很照顧那些早進園、做很多工作的人,這一點暊明在兩方面:祂給他們報酬,並且又拯救他們。很明顯地,這些工作做了一天工作,他們的報酬就是得到一天的工錢。雖然我們不能用這個報酬來說屬靈的事奉就應該要得到物質的祝福,但聖經確實應許說神會豐豐富富地祝福我們的工作,因為祂知道什麼是對我們永恆福祉最好的,所以會以那些來祝福我們。
 
不過園主還有另一方面的照顧是比較不明顯的。這個比喻中有兩次提到園主顧用工人的行動中包含有拯救的意義:耶穌說園主第二次回到市場上(早上九點)找工人的時候,看到還有人「閒站」在那裡無所事事(太 20:3);然後當他最後一次(下午五點)出去顧人時,又問那些人為什麼「閒站」(太20:6)。因此,這位園主不僅給他們工錢維生,並且也給他們一個生活的目的;他們從一個「閒站」的狀態中被拯救出來。這讓我們想起使徒彼得說的話:他說我們是從「虛妄」的生活方式中得贖(彼前 1:18)-我們藉著為主工作,便脫離了無意義的勞苦和無目的的人生。
 
了解這個觀念-有意義的人生來自於事奉我們的主-能夠幫助我們對於那些在臨終時才接受基督、領受祝福的人不至於懷怒。
 
我們很可能想要說園主的算法不公平,但這個比喻卻很戲劇化地顯明出神恩典的原則:不論我們為祂做的工作達到什麼深度或廣度,祂都重看我們。這並不是說祂認為我們工作得如何不重要,但祂只是不肯用我們的工作來衡量我們的價值。祂不是因為拿我們和別人比較以後才認為我們寶貴;我們為祂獻上的每一種恩賜、每一分努力、每一個生命,對祂而言都是寶貴的,即使我們一般人看不到它們的永恆價值(羅12:6;林前12:4-25;弗4:7-16)。不論世人如何估量我們的價值,神都珍視我們;這一點應該會使我們不再輕看自己為神工作的貢獻。
 
那些比較晚信主的基督徒所走過的路,比我這個在基督徒家庭中長大的人要困難得多;當他們決定要離開一生的行為習慣和追求而轉向跟隨基督時,必須要有極大的決心。他們在人生大部分事情都已經定型的時候,作出這麼勇敢而重大的決定,就向我們發出了一道燦爛的希望之光,讓人知道改變是有可能的,即使是虛度了這一生,也不一定得虛度永恆。這樣的見證和我的見證不同,但在傳福音的重要性上並沒有不一樣。晚開始事奉神的人和被選召早出來事奉神的人,對神的目的而言都是一樣重要的;早出來事奉神的人有其長時間事奉的目的,但並不是比較重要。
 
神願意徵召那些只能獻上一點工作的人,這一點不僅能安慰我們,也應該能警告我們不要輕看別人的貢獻。我們常常因為不能體認恩典的本質,以致於會對神祝福那些知識不如我們豐富、信仰不如我們正統、事奉時間不如我們長久、甚或受苦不如我們多的人而心生分怒;然而,當我們看到那些不如我們有才幹或不配的人獲得顯榮和高位時,我們就應詃要想想耶穌的比喻所提醒的,神的恩典不是依照我們的功德,而純粹是依照神自己所喜悅的旨意和目的。在我們想要數算自己成就的日子中,我們就會很不想要接受恩典的真理;但在我們感到將要被眾多的軟弱和失敗擊垮的日子中,恩典的信息就成了我們惟一的盼望。
 
神自己決定祂國度的獎賞系統,並不受限於我們人的計算方法;雖然這看起來不公平,但它卻有神豐富的恩典,遠超過我們的計算能力。
 
奧古斯丁說:「基督徒的善行不是一種配得功勛的『成就』,而是從神的話語和與基督聯合的生活中長出的『果子』。」雖然順服責任是我們的,但是義的功勞卻要歸給神;這看起來好像不公平,然而基督代替我們受死-過犯是我們的,但是刑罰卻要祂承擔-也是不公平的。知道神會為我們原本就該負責的事而賜給我們聖潔,應該會使我們更有理由去尊崇祂,即使我們對這個過程還有困惑。
 
這不是一種假冒或欺騙,而是可以理解和滿有愛心的作為,就像一位父親在孩子第一次寫字時讚美他,雖然一切的所需,包括紙、筆和教導,都是父親預備的,甚至也是父親手把手地指導孩子寫的。 - Bryan Chapell《成聖靠恩典:天國的計算法 p.399-408》

TOP

《馬太福音20:1-16》在耶穌說這個比喻之時,那位富有少年人離去的塵埃還漂浮在空氣中(太19:16-30)之前他問耶穌說要做什麼事才能得到永生,而耶穌給他的答案是要叫他放棄所有,並且還要轉離自己,跟從耶穌。使徒彼得也沒有聽出重點,所以才又問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什麼呢?」(太19:17)

彼得似乎是以為,因為他已放棄了從前的雄心大志、家庭、可讓人尊敬的東西、穩定的收入等等,所以已經贏得了一些神的回報,但他還想知道這些善行最終可以讓他得到什麼。然而這個比喻卻清楚的教導我們,不能期待神根據我們的行為和工作來計算我們要得到什麼回報。

我們擁有的公義是基督工作的果效,而非源自我們自己的工作;那些期待神照他們偉大工作來公平回報他們的人,其實還沒有看到他們大大的需要神慷慨的恩典。基督在此表達出祂對那些犠牲事奉之人的讚賞,這也鼓勵我們要去感激那些很早就開始工作、長時間事奉神並影響我們的人。

雖然我們很高興知道神肯定那些多結果子的勞苦工作,但是我們仍然對這個比喻感到很困惑(也是基督有意讓我們感到困惑的),神怎麼會同樣地報酬那些較晚才開始工作的人呢?

耶穌用這個葡萄園主人同等報酬晚進工人的比喻,來幫助我們正確地看待祂的目的和祂子民的價值。園主的信念:他認為晚進園工作的人和早進園工作的人,對他所要達成的目的而言,都是一樣的有價值的。這個信息-神對早開始工作和晚開始的工作都有祂的目的,它們對祂都有同等的價值-應該能為我們帶來教會合一和心中的平安。

對我們來說,知道早開始勞力的工作和晚開始勞力的工作都可以同樣地達成神的目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雖然我們很喜樂地尊崇那些長期奉獻在神國度事工中的人,但這種讚揚也可能會使其他一些人感到氣餒:當我們在尊崇早開始勞力的人時,那些新近信主的人,或那些較晚才開始奉獻自己做神工作的人,可能會以為所有重要的工作都己經被人做完了。

我們把自己和些認識主比較久、比較早開始研讀主話語、並在基督信仰和知識上走得比較遠的人相比時,很容易就會感到洩氣;但是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永遠趕不上他們,或永遠不可能貢獻出有價值的東西,只因為我們起步較晚,那麼我們就應該要看看耶穌基督在這個比喻中所說的話。

主尊崇那些早開始的工作,但是祂對那些晚開始的工作也有美意,只要它們能達成祂的目的。事奉我們的主永不嫌遲-雖然我們可能一生的年日都偏行己路,但回轉歸向主是永遠不會太遲的。

我們幾乎不能完全看清神呼召人進入事奉的時機、方式和原因,因此我們應該避免下一種自然的結論,以為只有長時間的事奉才是神認為有價值的事奉,因為這種偏見會造成我們輕看自己和別人為神所做的工作,尤其是那些我們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成不重要的人。-Bryan Chapell《成聖靠恩典:天國的計算法p.391-399》

TOP

神不是根據我們的成就或遺傳的價值而應許記念我們,而是根據祂為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是祂為我們提供了公義,而祂不會忘記這個公義。

詩篇作者先是說到人的義行會存到永遠,義人會被記念,為得是在最後再說到公義時加上一句重要的應許,那就是「他的角必被高舉,大有榮耀」(詩 112:9)。「角」這個字通常代表尊榮和能力,「角必被高舉」是指神必會保守或賜予一個人尊榮和能力。一個人不能給自己尊榮,所以這裡的動詞是用被動式,表示他的尊榮是被別人所高舉或推崇的。神自己會為我們提供些讓神永遠記念我們所需要的尊榮和能力。

這句經文也包含了神必拯救的意思,它接續了稍前的保證,即義人不需要懼怕,因為最終他會看見「敵人遭報」(詩112:8)。神最終的拯救是我們活力的源頭,但卻是惡人惱恨的源頭(詩112:10)。知道我們的軟弱和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最終將不至於毀掉我們屬天的地位,便使我們有勇氣在地上爭戰。

聖經說我們有永遠的安全保障,其目的是要裝備我們,讓我們能夠勇敢無懼地為著神所呼召我們去行的公義而奮戰。神的恩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自己無法打造的尊榮和能力,同樣的恩典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自己無法產生的公義。

我們永遠的記錄不是根據我們所完成的事,而是根據神為我們所完成的事;雖然我們有幸參與在永恆的計劃中,但是義人本身和其作為能存到永遠的原因,乃是神藉著將祂自己的公義灌注在我們裡面,使得我們軟弱無力,又有缺陷過失的努力變成為聖的了。惟有神自己的公義才配得永遠的記念,然而祂在恩典中將它分享給我們,所以我們的工作才能擁有神的工作的地位;我們的作為之所以配得永遠的記念,乃是出於在神裡面的憐憫美德,而不是出於在人裡面的美德。

這個將神的公義歸給(或說傳遞)我們的應許,在新約聖經中的表達就是使徒保羅常常重覆說的「在基督裡」的應許。保羅用這個片語指出,基督的血不斷地遮蓋我們的罪,又洗去我們的罪咎;而且基督也不斷的以祂的聖潔來遮蓋我們,使得我們能夠一直與祂聯合-被圍裹在祂的憐憫中,披戴著祂的公義。祂的公義能夠穿透並包住我們的行為和工作,因此雖然我們的行為和工作總是不完美的,但聖潔的神仍然能夠使用它們。

神讓我們藉著善行來表達對祂的愛,而祂則使用它們在世界上達成屬天的目的,並且藉著在我們內心的工作將我們模造地更像主耶穌,不過,我們的善行所帶來的公義並不是出於我們自己的純正,因為在我們的行為和動機中含有太多墮落人性的雜質;相反地,我們的公義乃是靠神把基督之血的成聖功效加在我們身上,即使是對我們最好的行為也是如此。

神為我們那些達不到祂標準的行為加上祝福(甚至未來將根據其祝福的功效來決定祂的審判),又根據基督為我們所做的工作而悅納我們誠意的順服;這些都顯明出全權之神對我們的眷顧。當基督徒帶著他們的善行來到神面前,基督便顯出祂的憐憫-祂「挑出他們行為中的野草,使得那些行為蒙神的悅納。」

我們不是靠著過去基督所流的血、現在個人積極的態度和決心,來維持聖潔的地位;而是每一天、每一個行動中依靠救主的恩典,在祂那有潔淨功效的寶血泉流中清洗我們的工作和行為。當我們離開了祂,所做的一切都不能得神的喜悅;相反地,惟有藉著祂,在祂裡面,我們才有能力去做得神喜悅、使我們成聖,以及有永恆重要性的事。

一個已經被永遠賜予基督之聖潔的人,不論是死亡本身或是流逝的時間,都不能從神奪走對他的記憶,以及他的重要性和存在,因為基督的公義已經是我們的,祂對罪和死亡的勝利也是我們的,沒有一個委身於祂的行動或生命會失去他在神的國度中永恆的位置。在信心之人的眼中,世界上沒有一個善行是小的,也沒有一個人是不重要的。

不論是分享一杯水、分擔別人的擔子,或是其他為了公義(仁義)理由而付出自己的行動,都不會是不重要的,不管這個世界給它的評價如何。即使是很小的行動,只要是浸在神的公義品格中,神都會使它變為聖潔,也因此就蒙神悅納。

這種聖經教導的觀點會使我們「願意填補一個小小的空缺,只要神能得到榮耀」,它也能向我們保證,每一個為基督而做的行動都是有價值的。如果我們認為不值得爭戰,因為抵擋我們的攔阻太大,或是我們被過去的失敗壓得太重,那麼我們就要再次思想神的供應,這樣我們便可以放心地單單委身於那些能存到永遠的目的。

我們出於對祂的愛和對祂要我們做的事所感到的重要性,就應該要盡量運用祂的供應,並且相信事奉祂的事絕不是瑣事,因為為人而做的事將會消逝,但為神而做的事將會永遠長存。-Bryan Chapell《成聖靠恩典:存到永遠的工作p.378-387》

TOP

屬靈的透視不僅能幫助我們看到暫時或為永恆而經營生活的差別,它也能幫助我們分辨出神永恆所寶貴的是什麼或是什麼樣的人。在詩篇 112:6 中,文字又再次轉折,作者第二次說到什麼是會存到永遠的,那就是義人自己會被記念直到永遠。這個應許真安慰人,我們個人竟會永遠被紀念,這和前面神給我們的肯定 - 『我們的義行會存到永遠』,同樣地讓人覺得不可思義。

神應許,祂不會忘記我,祂比任何人都認識我。最容易記住神永遠記念我們的時刻,可能就是當我們失去自以為能使我們看起來很重要的東西之時;或是當我們得到它了,卻發現它的虛空 - 原來它不像世界所描述的那麼榮耀。

人生是虛空且有隱患的,詩篇112篇的作者卻應許說,義人會永遠被紀念。雖然這個世界不能保證一定會繼續尊敬、讚揚、記得我們,但是神卻要用這個令人驚訝的忠誠來對待我們;祂要永遠記念我們。這句經文的原文直譯是:「義人要成為一個紀念碑,直到永遠」;神要為義人立一個屬天的紀念碑,讓天上、地下所有的一切來尊崇我們。

對義人來說,這就夠了:神會記念我們。需要朋友、親人會忘記我們,雖然我們的名字會漸褪、縮小,但神永遠把我們放在心上,視為珍寶。我們可能為一個公司效力三十年,但在我們才離開三星期之後,它就彷彿我們從來沒在那裏待過一樣;然而神卻不然,祂會因我們而永遠喜樂。有些人在養老院裡無奈地漸漸衰老,兒女從來沒有來過,朋友一個個地逝去,但是神卻沒有忘記他們。神留著一本義人的永遠紀念冊,並且祂從天上給我們這樣的保證:我會記得你,永遠不會忘記你。

當我們有把握神會記念我們,就能使我們在地上有勇氣為了屬天的目的而活。因為神會把我們的名字記在祂的冊子上,所以我們就不必精打細算什麼才會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尊榮和地位,也不必害怕一個失敗就會使我們失去天上的榮耀;我們就可以以憐憫和恩慈對待別人,愛那些不可愛的人,白白地借貸給別人,行事為人有公義(詩112:4-5)。

我們必須在信心中安息,不論我們有什麼樣的壓力或失敗,都要相信我們不需要害怕失去真正的重要性,因為神已經應許絕對不會忘記我們,我們是這個宇宙永遠的王所珍愛的,我們的名字被寫在祂的冊子上,被祂所記念,這世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能將它抹擦掉。-Bryan Chapell《成聖靠恩典:存到永遠的工作 p.372-377》

TOP

對於那些經歷過大失敗或陷在大罪裏的人來說,神的這個好消息-祂不用我們的宗教表現來衡量我們的價值-會帶給他們很大的鼓勵,但是無條件的愛也有它不太吸引人的一面,那就是它也會把順服的價值降低了。

恩典給予神兒女的價值,與他們自己任何的功德都無關;但是神卻會使用我們的順服,來促成我們的益處和祂的榮耀。神藉著我們所完成的事,而在我們生命中達成祂聖潔的目的,賜給我們在地上暫時性的祝福,而且,最重要的是,滿足我們被聖靈所激起的渴望-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尊崇神(申6:5;太22:37)。

我們藉著盡力事奉祂,就能從祂對我們的反應中,更多認識到祂的良善、公平、憐憫和真理。雖然神重視我們的義,但這並不會改變祂愛我們的程度,也不表示我們可以藉之贏得祂的愛;然而神對我們善行的認可和賞賜,卻表示出祂看重我們在模成祂樣式上的努力,並藉此表達出祂尊崇自己的榮耀,也在我們心中培養出對祂聖潔之美的讚賞。神在恩典中激勵並賜能力使我們行義,而祂又在恩典中因我們所行的義而賜福給我們。

當我們知道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有永恆的重要性,並且是屬天計劃中的一部份,也是我們永遠的保障,那麼我們就會受到鼓舞,不把將會消逝的賞賜當作主要的目的去事奉祂。

那些被神的靈所更新和重塑過的人,他們心中對於要完成之神目的的愛,超過所有的一切,即使是需要付上自己的快樂、利益,甚至生命為代價。

因為要完成神的目的,可能會需要我們放棄地上的利益,所以我們不能把暫時性的獎賞當成是順服神的主要動機。如果基督徒總是把收到物質性的祝福當作是順服神的補償,那麼我們幾乎就不能分辨順服神是我們的責任,還是對神的賄賂了;如此基督信仰就變成只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有的交易系統。

所有人類的成就都有一個暫時性的本質,但與此相反的,聖經卻宣告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那就是我們的義行。這是怎麼回事呢?

神賜福的方式之一,是讓一個人的義行在他家中產生漣漪般的效應。以敬虔為根基而建立的家,比世界所能提供的保障更為穩固。

令人震驚的是,神不只應許這個遺產可以留到幾代,祂更應許我們的義行所產生的影響可以存到永遠一直到千萬代!這是一個極大的恩典,祂要將人力所不能達成的屬天之福賜給人。這個恩典應該會激勵我們要聖潔,即使我們是在艱難的環境下,或是在神的祝福不明顯的情況下。

神也藉著這項應許-使用我們的義行來影響後代,並保障我們的家庭-來幫助我們設定生活上的優先順序。

每一個在工作上擔負責任的人都知道,工作迫切地的需要我們的注意力,但神卻要我們用永恆的後果來衡量,是要陪孩子多玩幾分鐘,還是要花時間多想幾個讓客戶高興的方法,或多出差幾天好被公司誇讚或多賺點外快。這個恩典-我們的義行會產生永恆的影響-召喚我們要好好反省和悔改,我們是否把家庭的優先順序放在個人的名利慾望之上。

神應許我們的義行會有永遠的影響,這己經令人印象很深刻了,但這還不是最棒的,也不是最奧祕的部份,因為詩篇作者不但說到我們的義行所產生的影響能存到永遠,他還說我們的義行的本身也能存到永遠。

我們的義行本身-不論它對我們有多不重要-實際上都是神永恆計劃中的一部份。知道這件事應該會改變我們對自己生命之重要性的觀點,也會革命性地幫助我們看到什麼才是值得我們努力的。

究竟我們那些沒被人注意到,甚至被誤解的最小的仁慈行動,或是最大的勇敢行動,是如何配合進神永恆的計劃,我們無從得知,那是屬天的一部份,但我們要在信心中如此生活和行動,因為神就是這樣應許的。這個恩典-神使我們的義行比我們去那些世界上沒有人注意的地上事奉,或是在那些沒有人在乎的地方奉獻自己。

認識到我們的行動有永恆的意義,使我們能夠更多地為著屬天的果效而生活,而不是為著地上的讚許而生活。安慰一個在街上哭的孩子、控制不說一句在怒中的氣話、願意為了誠實正直而失去一筆生意、不發怨言地去做洗碗和換尿布等日常瑣碎的工作、微笑地面對一個算錯帳的收銀員等等,每一個沒有被注意到義行都會存到永遠,因此之故,都值得我們努力去做。

當我們用聖經的眼光來看世界時,我們就會知道,如果自己的每一天和每一刻都是為著永恆而活,那麼沒有一個善行或義行是沒有果效的,也沒有一個犠牲是徒然的(林前15:8)。信心的生活讓我們擁抱著這個神的應許,使我們持續著喜樂地生活,因為知道我們的努力和犠牲不會逃過祂的眼睛,祂會將它們都存到永遠。

假設我們開車時碰到一個忿怒的司機,突然超車到我們前面,影響我們繼續前進,而我們的反應是在仁慈中不回應他,只是笑一笑,心知我們在那時刻的節制能夠產生存到永遠的義。我們也可以輕鬆地笑一下,心裡對自己說:「這個司機佔我便宜,得到暫時的滿足,但我所做的不回應卻是永恆的。」如此,主所賜的喜樂就會再度成為我們的力量,使我們能夠繼續有活潑的順服。我們不僅在開車那個短暫的時刻需要有這種力量,並且當我們在面對家庭暴力幾個月中、在面對不知感恩之老闆的長時期中、在面對一生之久的疾病時、在面對其他無法解釋的苦難時,都需要有這個力量;因為若沒有這個存到永遠的應許,這一切就毫無意義。-Bryan Chapell《成聖靠恩典:存到永遠的工作p.360-372》

TOP

因神的恩慈所激勵的悔改,才能夠真正地改變生命(羅2:4);有神的愛激勵我們,我們才會照著祂的旨意行(林後5:14;多2:11-12)。如果我們沒有看到神已在十字架上給了我們自由,免除我們所有的罪咎,我們就不會感受到喜樂是我們服事祂的力量。因此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說:帶領我們靠近十字架的懊悔是出於神的,但是在十字架下悔改之後還有自責,則是出於撒但的。

如果我們因害怕而癱瘓不動,被強烈的懊悔所打倒,被不斷的罪咎、痛苦和悲痛所重壓,那麼我們就不能運用這個力量;因此神要我們把所有的罪和罪咎都帶到十字架那裏放下來,然後,神要我們站起來,抬起頭來,歡喜快樂地活在祂的赦免中,並且有力地事奉祂和為我們在事奉神的時候,背負著強烈的罪咎。

當我們事奉神的時候,如果我們是因為「回應」祂對我們的接納,而不是因為要「得到」祂的接納,那麼我們的事奉就能持久,我們就能在祂的憐憫中歡然事奉。

神學家巴刻(J.I.Packer)曾解釋說:「把一匹馬拉進屋子並無法讓它變成人,同樣的,把一個尋求個人利益的人帶進教會,也不會因此就把他變成一名基督徒,而出於這種動機來從事基督教日常活動的人,也不能被冠以聖潔之名。我從救恩的計劃中學習到,在真正的基督徒生活中,激勵基督徒作工的真正動力,不是想要獲得個人的利益,而是(而且必須是)一顆感恩的心。」

因此基督徒們要問問自己,我們的動機是對神的愛與憐憫的感恩,還是只是想要藉著努力來贏得這些。神無條件的赦免並沒有改變基督徒事奉的規矩,但它改變了我們的動機;規矩沒有改變,但動機有改變。我們如此肯定神的大憐憫,是否反而可能使人犯罪,因為這樣會讓他們更加濫用神的憐憫?是有此可能,但至少有兩個屬靈原則是在警告基督徒不要濫用神的憐憫;一個是神會管教,另一個是濫用神的憐憫的人對神的恩典會沒有確據。

神不會為了要祂兒女補償所犯的罪,而用苦難來懲罰他們,因為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為祂兒女所有的罪受了刑罰-包括過去、現在、將來的罪。雖然神仍然會對不信者傾倒祂對罪的忿怒,但祂卻不會這樣對祂的兒女;然而祂會管教他們,但這愛的管教在屬靈上絕對不會帶來傷害,反而會因著使他們不舒服、失利和有真實的痛苦,來幫助他們悔罪、遠離危害、加強未來抵擋罪的力量。

祂對我們過犯所表達的忿怒,是關心我們所造成的自我傷害,而不是因為我們讓祂生氣。即使祂讓我們在最嚴厲的管教中掙扎,祂還是愛我們的,祂的愛沒有減少一點點;祂還是歡喜地稱我們是祂的兒女,為我們被罪所蹂躝的生命而悲傷。

其次,神的憐憫能夠成為我們犯罪的藉口嗎?神的話警告我們,濫用祂憐憫的人,對祂的恩典沒有確據。雖然神的憐憫不會因人在行為或態度上的因素而改變(雅1:17),但是當我們偏行己路時,我們對於自己是否能仍活在祂的憐憫之中,就會沒有確據;相反地,如果我們的心真正地渴望神,就是單憑這種渴望,我們也能肯定神一定會以憐憫待我們,即使我們有許多失敗(羅8:5-7)。

當我們犯罪的時候,我們與神的關係中有什麼事真的會改變,而有什麼事是不會改變的 - 因我們犯罪而改變的事:『我們與祂的交通;我們經歷祂的祝福;我們對祂愛的確據;祂以我們的行為為樂;祂的管教;我們的罪咎感』。即使我們犯罪也不會改變的事:『神兒子的名分;祂渴望我們的幸福;祂對我們的實際感情;祂對我們的愛;我們永恆的命運;我們永恆的安全』。

從我們會怎樣說完這句話,就能顯示出我們的神學觀:「不要再做那件事了,否則神會……」我們接下來的話會顯示出我們是相信神的愛不會改變,還是相信神的愛是有條件的;而在這一點上的觀念,會決定我們是否活在喜樂中,還是活在恐懼中;我們的事奉是甘心樂意的,還是勉強上陣的。

賀雷修斯·波納(Horatius Bomar)曾寫道:「恐懼不會帶來真正的順服,焦慮不會帶來能夠達成聖潔的果子。我們若不能確定神的接納,就不能除去我們的私慾,或改正我們彎曲悖逆的意志。但十字架上白白的赦罪之恩,能夠根除我們的罪,使他的枝葉枯乾;而惟有這種肯定的愛、赦免的愛,才能做到這一點。」

在神不變的深愛中,我們感謝祂的恩典,而這個感恩的心使得我們的事奉很豐富、很甜美、也很尊榮祂。神對我們的要求有時會讓我們落入類似這樣的思想中:「我想要幫忙,但我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有沒有能力去做;我不覺得自己夠強或夠好到可以去為神的國度做事。」

因為我們要做好神的工作,不能只有心願而己;我們還要有力量做到底,有資源可以來完成。保羅告訴我們,要如何同時獲得這兩者,那就是專注在神的憐憫上;神的憐憫具有我們所需要的力量,它不但能鼓勵我們事奉所需要的動機,也能賜給我們事奉所需要的能力。

神的憐憫帶出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神是幫助我們的(羅8:31);當我們在面對自己的錯誤和軟弱時,神那不斷支持我們的憐憫,就會成為我們力量的源頭。

如果神真的在我們跌倒時離開,讓我們留在孤單和羞恥中,那麼我們就沒有什麼理由還要在站起來了。然而我們的神曾應許永不撇棄我們(來13:5),這樣的鼓勵使我們能夠從罪咎所造成的癱瘓中站起來,成為神國度爭戰中有活力的戰士!

在愛中有一種力量,是罪咎所不能仿造的;在憐憫中有一種能力,是恐嚇所不能動搖的。人對於無條件之支持的體認,能釋放出他的能力。

我們神的憐憫也能夠給我們力量,而且我們的神還不只是為我們加油而己,祂乃是為我們死;祂親自來到我們與失敗軟弱競賽的地方,為得是讓我們能夠脫離屬靈上的綑綁,如今祂坐在父神的右邊為我們祈求,即使我們失敗了祂也不會改變(羅8:34)。「代求」和「加油」不太一樣;「代求」清楚地指出了我們有一位穩健的辯護者。

當基督徒能肯定神的支持時,就會得到屬靈的力量。我們必須因祂的本質而敬畏祂,但不應該懷疑祂對我們的關愛。神不會傷害己經披戴祂兒子之公義的人,而是會因此愛他們,就像愛祂兒子那樣。具有屬靈活力和持續力的事奉,是源自一顆歌唱的心:「我永遠屬祂,祂也永遠屬我。祂愛我,永遠不會讓我離開祂的手掌心。神的憐憫擁抱我,雖然我可能會不再抓緊祂,但我的神絕不會鬆手放我走。」-Bryan Chapell《成聖靠恩典:神的憐憫與事奉p.332-346》

TOP

我們一方面知道敬拜神是何等地重要,但另一方面卻又痛苦地感到它是何等的枯燥;我們一方面不斷的學習認識神,但另一方面卻又愈來愈不在乎祂。我們想要事奉神,和撒但爭戰,但當我們進入戰事時,卻愈來愈是縮著脖子,我們的決心愈來愈軟弱無力。我們知道自己應該為神的國度做更多的事,但這個責任卻變成了一個苦差事,神變得遙遠,而我們的愛也變得冰冷。

我們要如何尋得這樣的動機呢?使徒保羅鼓勵的話語回答了這個問題;神的憐憫能重新燃起我們事奉的渴望和力量。

(羅馬書12:12)神期望我們要做的事很多,所以我們可能會因此灰心喪志。保羅一定知道我們會有這類失望的感受,所以他在說到一切的要求之前,就先勉勵地說:「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壯(憐憫)勸你們」,要事奉神。保羅要確定我們把心放在事奉中,所以他鼓勵我們的時候,就以神愛的慈悲(憐憫)作為最高的動機。我們從自己生活的經驗中也能體會出這個動機的重要。

當我們沒有把心放在職責上的時候,就一定不會把工作做好。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在我們屬靈的責任上,英國牧師撒母耳˙伯頓(Samuel Bolton)曾說:「如果我們只把律法當成是神給我們的命令,就不會樂意地去行神的旨意。雖然我們可能會認為,為了神的榮耀和天國,行出我們的責任是必須的,但是我們卻不會在其中感到歡喜。」這樣,只有順服而沒有喜樂的必然結果,就是逐漸失去聖潔。

如果我們工作的老闆是一個怎麼都不會滿意的人,不論我們如何努力似乎永遠都不夠好,那麼結果就會是我們在接每一項新的計劃時,都會感到恐懼、害怕,有很多問題,也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這樣的老闆會使我們保持一段時間的警覺,但最終我們就會倦怠、心硬,或盡量避免見他。而且我們也不會把工作做好,因為我們對工作或對分派工作的老闆都沒有心。神不要我們這樣的事奉祂或為祂作工,祂說:「你們要事奉我,但不要因為我的忿怒或你的羞恥,而是要因為我的憐憫。」

「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約一3:1)這個憐憫應該要充滿我們的視線,擋住所有其他的事奉動機,以至於我們的心充滿我們的視線,擋住所有其他的事奉動機,以至於我們的心充滿感恩,渴望去照著祂的旨意行。如果我們不是因著感恩而去事奉或為神作工,那麼我們就沒有真的認識祂,也沒有真的明白祂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這樣,因為沒有存著一顆感謝基督犠牲之愛的心,我們的責任就會變成只是一種苦工,而我們的神也會變成一個永不滿意的老闆。因此保羅在一開始就說:「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

為了我們屬靈的健康,我們必須認罪,承認自己很難完全看見神的憐憫。大家都在教會很久了,都知道基督徒的行為應該如何,都遵守同一套行為準則,例如大部份的人都對配偶很忠實,不會過度吸菸、喝酒,在一起的時候也都很有禮貌,不會說褻瀆或不敬的話。從外表上看,所有一切都蠻不錯的。

他們的問題不是不遵守自己行為準則,或不知道聖經的內容;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帶自己的聖經上教會,有些人的聖經知識甚至會讓我感到羞愧。但讓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這些有宗教習慣又認識神的人,竟會如此的苦毒、受罪咎所縛、沮喪、冷漠、無法忍受新基督徒的過犯。

我花了幾年的時間才終於發現其中的問題(我們當牧師的人有時也會這麼要命地愚鈍)。以前我告訴大家,要除去在神面前的罪咎和確保神的祝福,方法是要改變行為-但這代表什麼意義?如果改變行為就能除去罪咎,那麼他們所要信靠的對象是誰?誰能除去他們的罪咎?是他們自己!

我所做的事,是強迫他們問自己:「我要做什麼才能讓這位易怒、總不滿意、會報復的神,和我有個好關係呢?」難怪他們的信心不會長大成熟,因為他們的信心是放在自己所做的那些修補與神關係的努力上。

是我造成他們看不見神的憐憫。我鼓勵他們去尋找塗抹罪咎的地方,是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在十字架上,然而只有基督才能除去我們的罪咎。因為我讓人以為他們能做什麼好事來使自己與神有正確的關係。雖然那些聽從我話的人,在生活上做了一些改變,為的是要得到我的讚許和確保神對他們的愛,但其實他們在屬靈上是離神更遠了,比在我還沒有「牧養」他們以前,離神更遠。

當我們不再看見神的憐憫時,神的恩典就遠離了,而是一種要靠著人的工作來得到公義的思想,就立刻取而代之,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我過去所說的話,是叫人要靠著把自己變得夠好來得到神的接納,然而沒有一個人能夠好得達到這位完全聖潔之神的標準,而每個人心裡都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才會如此心硬、苦毒、冷漠。我的教導是多麼愚昧啊!我竟然會教導他們說,只要他們做的對,與神的關係就會對。

我向他們所描繪出來的神,是一位古怪又殘酷的神!這樣的教導-神的愛取決於他們的好不好-否認了神的恩典,也使得人變成不成熟,不能寛容別人的基督徒。他們用自己所做的來衡量自己的聖潔,如此一來,還有什麼方法會比指出別人的過犯更能顯出自己的公義呢?如果我教會的會友態度很差,對於與信仰有關的事物失去興趣,我不能怪別人,只能怪自己,因為是我遮蔽了神的憐憫。

如果一個小孩子順服父母是因為害怕他們拒絕他,不再愛他,那麼他將來會怎麼樣?他可能在小的時候會順服父母,但是他的傷疤會存留一生之久。

有一個少女的媽媽買了一個新的頭髮吹風機給她,但是在她給女兒這個禮物的時候說:「我和你爸爸放棄了很多東西才能讓你享受這個新玩意。」這位少女後來說,當時她只想把那個新的吹風機丟在窗戶外面,因為她知道,以後每次使用它的時候,都必須面對父母犠牲的罪咎。當然,她沒有把吹風機丟到窗戶外面,否則就會讓母親很傷心,帶來另一回合的罪咎感;結果她不是丟掉吹風機,而是把長頭髮剪掉!他為了除去罪咎感,就做了她覺得必須做的事:懲罰自己。

很多基督徒也在做同樣的事:他們用懲罰自己來除去罪咎。他們認為,牧師的工作就是用聖經的責備和定罪來打擊他們,而他們的工作就是接受;他們認為神要求他們有罪咎感,作為悔過的方式,這樣神才會重新愛他們。因此,他們不想否認自己的罪咎,而想用沮喪和自恨作為禮物獻給神,好使神能平息怒氣。

這種想要有罪咎感的根源來自一種信念,就是認為只要我們覺得自己很糟,背負懊悔很久,就能贏得神的恩典。聖經上並沒有說我們的罪咎感或想要補償的自責,會讓我們與神有一個正確的關係;祂不希望我們陷入絕望,祂乃是那位叫我們抬起頭來的神(詩3:3)

儘管我們的動機是好的,想要用我們的消沈或操練得到神的眷顧,但我們卻會發現,雖然我們愈來愈想盡辨法得到神的喜悅,我們卻愈來愈不愛這位很不容易滿意的神,最終我們會感到一切都沒有意義,於是就變得心硬、苦毒、充滿懷疑、喜歡論斷、或喪失信心和希望。

如果我們想要做一些彌補的事來消除我們的罪咎-這是惟有基督才能做的事-那麼我們就會失去正確地愛祂和事奉祂的能力。神不要我們用懲罰自己的方法來消除罪咎,祂消除我們罪咎的方法,是把懲罰加在祂兒子的身上。神不是把祂的國度建立在我們的痛苦上面,而是把它建立在祂的憐憫上。-Bryan Chapell《成聖靠恩典:神的憐憫與事奉 p.316-331》

TOP

藉著管教所培養的聖潔,能使我們對神有一個更清晰的看見。主在管教中使我們的意志降服於祂的旨意,藉此除去我們靈魂中有礙於清楚看見祂的東西;當屬地的優先事物和紛擾除去之時,祂就親自填滿我們靈魂的空缺,並成為我們的異象。當司提反被石頭打的時候,他看見天開了,神的榮耀顯現出來(徒7:55);同樣地,我們所受的管教也會使我們對神的認識更清晰。藉著祂的管教,我們可以學習從屬天的角度來看清楚祂的心和祂的手。

神管教我們的意願,顯出祂比我們自己更關心我們的成聖。我們關心的是成功,但祂關心的是聖潔;我們關心的是暫時的享樂,但祂關心的是永恆的結果。祂的作法可能會使我們懷疑祂的良善,但是聖經向我們肯定祂的信實:祂寧願冒著我們不敬重祂的危險,也不願讓我們繼續走在會傷害我們靈命的道路上。

神的管教是一個愛的行動-這個主題挑戰我們對神的信靠,再一次地顯明我們追求聖潔是需要信心的。我們靠著信心,即使經歷到神最嚴厲的管教和訓練,也能相信天父對我們的愛並沒有減少。我們藉著相信神的動機是愛而忍受管教,又藉著相信祂的美意而拒絕苦毒,並且藉著相信祂會再度接納我們而為著那些帶來管教的已知原因而悔改(羅2:4)。

神不只說祂愛我們,祂也把祂為我們所忍受的痛苦顯給我們看,好讓我們能夠相信祂的管教是一個愛的行動(來12:2)。雖然神說祂帶來痛苦是為了我們的益處,但是祂也溫柔地向我們表示,祂因祂兒子所受的苦難和祂所施行的痛苦-向我們肯定了祂的愛,並且使得祂的管教更加顯明出祂的恩典。

我們的主為了永遠地拯救我們,把刑罰的痛苦都承擔在自己身上。神管教我們和神容讓自己兒子為我們受苦,都是出自同一顆心;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時,便能肯定神對我們的持續的愛(創3:15;賽53:10;徒2:23)。出於這樣的心的管教,只會證明神對我們的關愛-祂不讓我們沉溺或追求一些會對我們造成更大傷害的事。

神的管教不僅顯示出祂的心,同時也證明我們的生命中有祂全權的手在引導(管教是最清楚的證據之一)。當我們能看見這一點的時候,就能更了解並感謝神的管教。希伯來書中有一個清楚又重複出現的主題,那就是神掌管整個受造界;因此,對於這位偉大的神竟然會來關心和處理我們個人的事(祂應該有很多其他的事要關心),我們應該會產生敬畏之心。希伯來書的作者用現在式的語法來強調說:「神……待你們如同待兒子」(來12:7),這句話顯示出宇宙的創造者和維繫者對我們的持續關愛。

當我們相信自己是因為某項特別的罪受到管教時,最能體會到管教的這個特質-管教是來自全權之神的手(當然,訓練就不一定是因為罪才有的)。在牽涉到罪的管教中,我們要認清一點,神大可以在沮喪、失望、甚至漠不關心中遠離我們,然而祂卻願意藉著管教來顯明祂的同在。

罪和撒但用謊言來欺騙我們的心說,神離我們很遠;然而祂管教的手卻宣告說,祂從來沒有如此接近過我們。祂把星星安置在宇宙中,讓我們一看就知道祂與我們同在,並且祂愛我們到一個地步,以至於願意責罰我們。雖然這樣的責罰不是沒有痛苦,但因為我們逐漸知道祂了解我們的狀況,又來拯救我們脫離自己,因此我們便在其中感到安慰,受到鼓勵,甚至會覺得驚奇。

當我們看到神的心和神的手衝破時空,以大過我們自己能力的權能來拯救我們時,神的管教(含有訓練的意義)就能在信徒的生命中帶出恩典。這一點必須要有信心的眼睛才能看得見,而當信心的眼睛真的看見時,即使管教在當時並不讓人覺得快樂,也一定不會讓人灰心,因為我們若能透過信心而看到管教只是神恩典的一面,並且它能夠更多地彰顯神的愛和祂自己,那麼管教就會在我們心裡結出公義和平安的果子。-Bryan Chapell《成聖靠恩典:管教的作用 p.304-312》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