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R.E.M.神學講座【從浪子回頭的比喻講起】

講題:R.E.M.神學講座【從浪子回頭的比喻講起】
講師:樓建華 博士
日期:2015年7月7日(星期二)晚上7:30 - 9:30
地點: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堂(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25號長利商業大廈5樓)
語言:國語主講 ・ 粵語傳譯
費用:歡迎各界人士、教牧參加,自由奉獻免費入座
(座位有限,額滿即止)


1493454_1007426762614805_1305539754640171859_o.jpg
2015-7-2 12:56

大兒子出現了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路加福音 15:25-28)』


  • 如果我們只看表面,可能覺得父親很失敗,但重點不在此。

  • 大兒子留在戶外,不願進來。

    • 父親不是叫他把他叫進來,而是「自己出去」。

    • 父親對兩個兒子是一樣待遇的

    • 分家產也是二人都有份的

  • 浪子知道自己沒資格進入,然後父把他接進來。

  • 大兒子卻不願進去,父親自己出去勸他。


『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路加福音 15:29-30)』


  • 大哥卻振振有詞

  • 「你這個兒子」:在大哥眼中,浪子已不配被自己稱為弟弟。

  • 大兒子心心不忿,單是肥牛犢已提了三次

  • 大兒子說「我服事你多年」,原字是以奴僕的意思,這是指向法利賽人活在父家裡,但卻不知道自己是天父的兒子,而是奴僕的心,沒把父親當作父親。


我們活在上帝的面前,不是律法的奴僕,不能停留在字句,然後失去了精意。只重視該怎樣做,怎樣行,卻忽略了律法更重要的事情。


  • 必需做的:公義、信實、憐憫

  • 比較次要的:十一奉獻


整個故事重點就在這裏。一切盡在不言中。主說到這裡時,其實是出了一道考題。雖然沒有寫下來,如果我們也看不見,實在是有眼無珠:

一個罪人悔改,神為他快樂,你們為何不為他快樂?


我們要認真反思:我們真正懂得什麼是上帝的恩典嗎?

TOP

浪子如何恢復兒子的身份和地位?


  • 兒子生於這個家,所以有兒子名份

  • 兒子成了浪子,如何再能成為兒子?唯有父親親自接納他,他才能成為兒子

    • 稅吏和罪人就是邊緣人,是不配得兒子的名份,但是上帝卻看他們為自己的兒子。

    • 稅吏和罪人沒有被記載是已悔改,但是父卻承認他們

    • 耶穌稱呼悔改的撒該:「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 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路加福音 19:9)

    • 恩典先臨到

    • 浪子當僱工,但父親把他帶到家裏。並且大排筵席,好像生日會一樣。

      •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路加福音 15:32)』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路加福音 15:20)』


  • 怎樣失而復得?這小兒子不是自己回來的嗎?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 他是「我接納他的」,小兒子本來已經再沒資格回來,但父親卻是接納他

TOP

我們來想一個問題:


  • 我為什麼得救?

    • 我先悔改?因為我先認罪?救恩是因為人悔改所以臨到我們?引用『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篇 51:17)』


不是人先自己悔改,而是「先有恩典,人才能產生悔改的行動」。


  • 小兒子的心:我先有行動,我的父親就會施恩與我。

    • 就如少年官來問耶穌:我要做何事才能得永生。

  • 主耶穌比喻:先有父的恩典,作兒子的有了這恩典才會有真悔改的行動。


不是我們先完成了什麼,然後順理成章能承受永生,這是因行為稱義,但我們信仰是「因信稱義」。我們不是要先積功德,積善,才能去極樂世界,才能得永生。


  • 反思:我們是先看到別人悔改,才發出我們的善來(柔和謙卑的勸勉與挽回),還是我們先作勸勉的事,讓基督在對方身上作工?(我們是法利賽人,還是基督的門徒?)


  • 有學者稱聖殿被毁,人只能透過賠償而非獻祭。

    • 我們要思想,這與聖經的教導是相符合的嗎?


小兒子是虛假的悔改,因為他在外「混不下去了」,所以才向父親說好聽的話,他動機仍然是單純為自己的。


  • 反思:我們的認罪,是因為怕被人指責,想為自己保留什麼(地位、名利)才承認,還是真的恨惡了我們自己所犯的罪?我們願意不再犯嗎?還是我們只是想這一次快快的息事寧人?不想再被別人看見自己的惡?


父親動了「慈心」,而兒子就「按着自己預備好的台詞去說了」。有趣的是,兒子都沒有承認自己的罪,沒有清楚交待自己的問題,父親已抱着他來親嘴,並給他許多他所不配得的。

TOP

浪子回頭的比喻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貲財。(路加福音 15:11-13)』


  • 第三個比喻不再是羊,不再是錢,而是活生生的人。

  • 主要的角色都介紹了出來

    • 一位父親,兩個兒子

    • 這個父親仍然是健在的

      • 在中國人,華人社會中,若父親健在卻要求分家產,這是大逆不道的事,會被打死的。這倫理觀念不只是中國人中,連在中東也是如此,幾乎是普世的觀念。

    • 這個兒子這樣要求,其實就是在說:「你這個老不死,為什麼還不死呢?我要分家產呀!」

      • 遺囑的約什麼時候生效?就是一個人死後才會生效。

      • 這個小兒子,是一個不孝子,是一個叛逆的孩子

      • 他什麼時候成了浪子?其實他在這時已是。他本是兒子,但他咒父親死。他不要這個父親,而是要這父親的產業。

      • 他還理直氣壯:「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最有趣的是,父親也就照著也做了,並且不只小兒子,而是分給「他們」,也就是大兒子也有份,並且大兒子應該得到兩分。

  • 大兒子按理來說,應當去教訓小兒子,但這大兒子也沒有來教訓這個小兒子,是默默的接納了他的分家產。

    • 按猶太人的傳統,是要無論如何也要守住的,不會隨便賣掉的。但他們竟然都接受了分家產。

    • 小兒子拿到後,不但沒有守住,更是於父親還健在的時候「賣掉」!然後到遠方去。這個舉動一定令整個社會震動,並使父親大受羞辱。

    • 不但如此,他還任意放蕩,浪費貨財

    • 到了一個地步,更是把錢都花完了,最後淪落到比雇工更低等的。他去養豬,對猶太人來說,是很不潔,是很低等的。更差的是,他竟餓得看見豬吃的豆莢都想要去吃。但是,也是沒有人給他。

    • 聖經百科全書中關於豆莢的條目指出,有些品種的豆莢是人吃的,有些品種是給豬吃的。浪子餓得想吃餵豬用的那種豆莢,也沒有人給他。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麼?(路加福音 15:17)』


  • 他醒悟過來?罪人不是不會主動悔改的嗎?這是什麼意思?

    • 這個「醒悟」不是和「悔改」(Repentance)一樣意思,而是「回過神來」,有著「轉變」的意思。

    • 近似英文片語「Come to oneself」轉過頭來的意思

    • 這是指向改變了他的心意,但不是悔改,但確實是有點像是悔改

      • 看似悔改:我要回去,向父親說什麼話,提出什麼要求,採取行動,每一點都好像與悔改聯繫起來。

      • 但不是真悔改:他不是因愛父親,而是因為他不想死,單純的害怕滅亡。

        • 『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裡說:我雖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他伸冤罷,免得他常來纏磨我!(路加福音 18:4-5)』

        • 這裡沒有醒悟這兩個字的意思,但是觀念已經有了,他的心意已經改變了。

        • 他醒悟背後的動力是:餓、沒東西吃、不想客死異鄉

    • 羊和錢都不會自己回來,但人不一樣。人是懂得回應的、是懂得採取行動的。

    • 浪子看似悔改,但他其實離悔改還有很大的距離。我們不能百分百肯定他真的悔改。

TOP

失錢的比喻


  • 羊是會走失、走掉,就是走不回來

  • 錢是死物,但有共同點。掉了不會自己回來的,它沒有腳的。一定要主人去取回來。失落的,不會自己回來,必要被尋回來

  • 這個比喻同樣是有一個重點,當找著時,是快樂得不得了。

    •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麼?找著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路加福音 15:8-9)』

    • 然後主耶穌又說了一個意思上與失羊比喻一致的話:

    •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加福音 15:10)』


這是失羊與失錢比喻中的核心用詞:Lost and Found(失去、找著)


  • 失去:2次(和合本,中文字)

  • 找著:5次(和合本,中文字)


稅吏和罪人,對於法利賽人和文士,縱是失落了,但他們仍然是同胞,主耶穌正在責備他們:「為什麼您們自己的同胞,不讓他們聽道,不為他們能回頭而歡喜快樂,反而要把他們趕盡殺絕?想把他們趕出去?」


這章第三個比喻,就是浪子回頭。

TOP

失羊的比喻


  •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路加福音 15:4)』

    • 他在講牧羊人,就是指向自己的

    • 『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以西結書 34:15-16)』

    • 舊約經文上帝早已說了,自己要作人的牧人。

      • 失喪的,我必尋找;

      • 被逐的,我必領回;

      • 受傷的,我必纏裹;

      • 有病的,我必醫治

    • 主耶穌一開始用這口,其實就是在問法利賽人和文士,有誰像他那樣?

    • 我們常稱罪人為「迷途的羔羊」,因為羊有一個通病,就是必需要有人領着去行,不會自己回去自己的家。羊是會自己偏行己路,必需要有牧羊人幫助,不然無法回到去的。一個罪人也是如此,失喪的罪人沒有辦法自救,沒有可能自救。就算是覺悟悔改,也沒有能力去使自己可以得救。

    • 『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裡,(路加福音 15:5)』

      • 他不是要一個人快樂,而是要眾樂樂。

      • 『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路加福音 15:6)』

      • 為什麼主耶穌會這樣說?下一節就說了:

      •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加福音 15:7)』

      • 這比喻是要指法利賽人不是真想親近上帝,因為他們沒有像上帝那樣,反而是看見稅吏和罪人就拒他們於千里之外。

TOP

上下連貫、與整本聖經有統一性的。


我們讀一個故事,很多時候,故事沒有講到的事,我們卻在解說之時胡亂的提出,這是強解聖經的比喻,我們實在要小心和避免。


有時不信的人,為什麼好像讀得很深入?因為他們按自己的知識、經驗來理解,他們不是把比喻讀出來,而是按自己的意思,加進聖經當中。這其實是在「靠人自己的意志來編寫聖經,不是神啟示的」,這實在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 回教徒的質問:浪子比喻裏沒有贖罪祭、沒有中保,所以這兩者不是信仰重點,是保羅後來加入的。

  • 有些人只是強調比喻中慈父的愛,‬認為基督教只是講愛。


主耶穌沒有在講這個比喻時提到那個小兒子為何會掉落到如此地步,沒有提到中保、代贖等等,為什麼呢?那這個比喻是要說什麼?


浪子回頭五個重點:


    • 小兒子的罪

    • 大兒子的罪

  • 悔改

  • 恩典

    • 這位父親所表現出的施予的恩典

  • 喜樂

    • 歡喜快樂(這個比喻的重點)

  • 兒子的名份

    • 父親兒子的關係


在看浪子比喻之先,先講頭兩個比喻。


1)失羊的比喻

2)失錢的比喻


這兩個比喻是與第三個浪子比喻是有對照和需要一同教導的。

TOP

整個故事的背景:

  • 整個故事的開頭是什麼原因?

    •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路加福音 15:1-2』

    • 主耶穌身旁有:門徒、眾稅吏、罪人(一大群的人)

      • 他們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

    • 另一批人:法利賽人、文士

      • 私下議論耶穌

        • 當時的精英分子,自以為義,自以為分別為聖,自認為是潔身自愛的人

        • 法利賽這字的原意,就有「分別」之意,他們特別會與明顯的罪人和稅吏分別出來。

        • 他們盼望藉這種「分別」可以更靠近上帝。

    • 法利賽人和文士議論耶穌,耶穌便藉此講出這個比喻。

      • 主耶穌看見患大痳瘋的人,沒有叫他走,反而是接待他,醫治他

      • 看見被鬼附的,為他驅鬼,不是叫他自己離開,趕走他

      • 若我們相信的對象是有文士或法利賽人,是多麼的使人恐懼。


比喻常常用一個故事的形式講解出來,但不是把真理的架構很系統的教導出來,而是把內裡的某一個重點特別表明出來。所以我們讀比喻時,不要拿來建構自己的信仰架構系統,不然是會很危險的。那我們要如何解釋這個比喻?

TOP

聽主的道、領主的教、學主的真理


普世中廣為人知的聖經故事

  • 耶穌基督誕生

  • 浪子回頭比喻


浪子回頭的比喻:

路加福音 15

1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2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3 耶穌就用比喻說:

4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5 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裡,

6 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

7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8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麼?

9 找著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

10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11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12 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13 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貲財。

14 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

15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

16 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

17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麼?

18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9 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

20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21 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22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

23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

24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25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

26 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

27 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

28 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

29 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

30 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

31 父親對他說: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32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這個比喻的核心主題到底是什麼?真是浪子回頭嗎?我們以下會一同來探討。

路加福音15章有三個比喻,組合起來帶出一個核心訊息。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