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R.E.M.神學課程【基督教與東西方人文藝術(上)】 [打印本頁]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0 12:19     標題: R.E.M.神學課程【基督教與東西方人文藝術(上)】



講題:R.E.M.神學課程【基督教與東西方人文藝術(上)】
講師:曾劭愷 博士
日期:2016年3月23-24日晚上7:00pm至9:30pm,3月26日下午12:00pm - 7:00pm
地點: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堂(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25號長利商業大廈5樓)
語言:國語主講 ・ 粵語傳譯
費用:港幣300元正(名額80個,額滿即止)
神學生、教牧同工及65歲以上長者港幣200元正
新會員免費報讀*,必須預先登記(額滿即止)
報名:2357 0472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3 20:10

課程 Powerpoint 下載:(來源 - 中華福音神學院)
http://www.ces.org.tw/teachers/stseng/Arts.html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3 20:19

目的與途徑有很大的區別,因此不要把目的與途徑同等化。這並不是基督徒世界觀中的美學定義。


基督徒世界觀與美學


「藝術是用來榮耀神,並且享受神的媒介」


倘若有人聽到一名小提琴家拉小提琴時,在稱讚那小提琴是很好的器皿而不是稱讚小提琴家,那就是器皿取代了小提琴家。(穿衣服好看不是因為衣服好看,乃是穿的人有氣質)一個器皿造得再好,也不應當取代演奏它的主人,而是要顯現出主人的偉大與榮耀來。所以,當我們若是真的屬上帝的器皿,應當使人看見我們的主,而不是看見我們如何的有能力。


藝術具有先知性,而這先知不是指他有講預言的能力。藝術家有一個責任,就是宣告上帝的榮美,而先知必需要有一個特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翰福音 3:30)』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3 20:42

基督徒世界觀與美學





上帝使萬事互相效力,不是遠在天邊的。因為上帝的作王,不是只在天上作王,乃是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有恩典的。祂乃是「國度降臨」,是差祂的獨生愛子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被釘死,是化惡為善救贖主作為。


今天改革宗神學,提出了一個名詞 - 「以基督為中心」(Christocentric)。整本聖經所記載的一定要以基督為中心,也是為此而記載。上帝的創造指向基督,祂創造就是為基督而創造。



雖然他藉著受造的身體使我們看見祂,但祂並沒有因此而變成不是造物主,這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或我們可以說,聖子道成肉身乃是一切事中最為奇妙的事情。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3 20:56

美善、苦惡、盼望


龍應台女士論「偉大」的文學:「人間疾苦」與「盼望」


問:藝術如何同時彰顯世界之美、正視人間疾苦,又在悲天憫人的胸懷中指出盼望?



創造-墮落-救贖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3 21:31

神的創造:藝術所反映的榮美







梵谷(Van Gogh):Starry Night

※ 這畫很有意思。天是攪動的,是用很長的線修畫出來,地上的物則是用很短的線條。這畫中的天與地成了一個很大的對比。


康德:「兩樣東西,人們愈是經常持久對之凝神思索,它們就愈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日增的驚奇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 連結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4 19:56

神的創造:藝術之榮美


人性光輝(神的形象)彰顯造物主的榮美


“So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Gen. 1:27a)

 ※ 於是, 神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人;(中文新譯本)

“in the image of God He created him” (Gen. 1:27b)

 ※ 就是照著他的形象創造了人;(中文新譯本)

“male and female He created them” (Gen. 1:27c)

 ※ 他所創造的有男有女。 (中文新譯本)


「天與地」(創一1)、「男與女」(創一27)


藝術:訴說神在人性光輝中所彰顯的榮美(註:mimesis)



林布蘭(Rembrandt):床上的女人(妻Hendrikje)連結


林布蘭:Danaë 連結

(男人是約瑟;女人是馬利亞;右上方是天使,在報佳音)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4 20:09

人的墮落:藝術之悲憫




藝術如果不體現真實的苦楚(即唯美的藝術),那是不完全的。



林布蘭:Blinding of Samson


一個離棄神的人是何等的可悲,雖然人離棄神,但神卻沒有離棄人。(甚至最後參孫的禱告都是何等的自私,但神卻仍然憐憫他。)


我們能體驗到嗎?我們其實就像參孫那樣,是壞到極處、可悲的人,我們得救全是憑藉恩典。


Matthias Grünewald, Crucifixion (局部)連結


按照改革宗來說,我們是不應該畫耶穌的。但是,這畫所表明的是耶穌的受苦,如同馬丁路德所講的十架神學那樣。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4 21:04

基督的救贖:藝術之盼望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五1-9)


米開朗基羅:Pietà(聖母喪子)




Makoto Fujimura,《揮霍的上帝》


Makoto Fujimura,Prodigal God

Mineral Pigments, Gold, Platinum on Kumohada, 48 x 60 inches


基督所帶來的盼望,一定是要有「死亡」與「復活」。


「我如今把一件奧祕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變成:原文是穿;下同)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林前十五51-57)


O Death, Where Is Thy Sting? (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


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第四樂章《原初之光》


O Roeschen rot!
Der Mensch liegt in groesster Noth!
Der Mensch liegt in groesster Pein!
Je lieber moecht‘ ich im Himmel sein.
Da kam ich auf einen breiten Weg:
Da kam ein Engelein und wollt’ mich abweisen.
Ach nein! Ich liess mich nicht abweisen!
Ich bin von Gott und will wieder zu Gott!
Der liebe Gott wird mir ein Lichtchen geben,
Wird leuchten mir bis in das ewig selig Leben!
《選自Des Knaben Wunderhorn 詩集(A. von Arnim 與 C. Brentano主編) 》



「我又看見且聽見,寶座與活物並長老的周圍有許多天使的聲音;他們的數目有千千萬萬,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四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啟五11-14)


韓德爾《彌賽亞》:Worthy Is the Lamb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2:51

西方藝術:中世紀與文藝復興


聖多馬與上帝的兩本書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4:02

拜占庭藝術



Hierarchical Composition(階級結構):馬賽克與壁畫(拜占庭教堂:穹頂建築)




拜占庭藝術:教堂內的馬賽克


拜占庭聖像畫





科普替聖像(6-7世紀):耶穌與修士


西方前羅馬時期



卡洛淋泥金裝手抄本





亞美尼亞泥金裝手抄本:約翰福音(1053)



奧托藝術:王室題材



奧托藝術:宗教題材




皇室題材上有美的追求,但宗教題材上則不追求美。當時人認為宗教的事情與眼見得到的事情是割裂的。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4:45

羅馬時期





羅馬時期泥金裝手抄本


圖中的嬰孩基督身體比例是與成人相似的,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畫家對嬰孩的身體比例沒有清楚的研究,但更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基督論是把基督想像為與眾不同的超人,身為嬰孩就已經有權柄教訓人。

圖中的驢駒子看上去是認得出是驢駒子的。


羅馬時期神龕



羅馬時期壁畫(加泰隆尼亞)



羅馬時期壁畫(義大利)



似拜占庭的藝術,但與拜占庭不同的是繪畫衣服裝飾的比較仔細、講研。而這種講研與宗教畫的信息卻是沒有關係,只是為了漂亮而漂亮。


哥德式教堂


格利哥里詠嘆調:Dies Irae(忿怒之日)



十二世紀複音音樂(Polyphony)



遊唱詩人




普羅旺斯遊唱詩人詩歌


My love and I alone
In a wood nearby Bethune,
Played together Tuesday
All night there by the moon,
    Until the night turned gray…

The he drew himself to me,
And I did not draw back;
Three times at least he kissed me,
And I returned them back;
     Now that did not tire me.
Then how glad we should have been
Had that night lasted one hundred.

(摘自 Gale Sigal, Erotic Dawn-songs of he Middle Ages: Voicing the Lyric Lady, 43-44)



St. Agatha of Cantania 中世紀盛期

圖中描繪她因信仰緣故被迫害,被割掉乳房。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4:47

哥德時期:轉向寫實


1137 A.D.:哥德式建築(Abbey Church of St. Denis)

1144 A.D.:哥德式雕塑(法國)

13世紀:哥德式畫作


→ 馬利亞敬禮、聖母題材作品盛行


→ 轉向寫實、開始正視田園生活之美


Maestà Alterpiece, Siena Cathedral


路加(注意畫中的立體幾何)


(二月)


(九月)


Très Riches Heures:由旅居巴黎的荷蘭Limbourg三兄弟創作的裝飾手抄本,圖解天主教的禱告時辰與節期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5:14

文藝復興



※ 西方神學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神學家是「奧古斯丁」:他不會原文,也可以成為西方最偉大(或最具影響力)的一位神學家。


從哥德時期到文藝復興:Giotto di Bondone(喬托,12-13世紀)






(a)是二維繪圖法,(b)就是三維描繪法的例子。


上方這表情描繪中,亦有着三維描繪的特點(雖然沒有光影的描繪),從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其畫作中是有景深的。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5:14

中世紀題材,文藝復興寫實主義:Jan van Eyck






Ghent Alterpiece (15世紀)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6:18

文藝復興



拉斐爾《雅典學派》(1509-1511)


達文西:人性的自主與尊嚴


達文西用非常嚴謹的方法研究人體,寫實地描繪蒙羅麗莎的微笑,以致後人能用各種方法去研究蒙羅麗莎。


米開朗基羅《大衛像》:赤裸人性之美

這是刻畫「人的美」,而不是「上帝創造人的美」。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6:18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天地之割裂


無論是中世紀高舉天,還是文藝復興高舉地,天與地都是割裂的。


Joachim Patinir(荷蘭,1515-1524):《聖耶柔米的懺悔》文藝復興運動的衝擊

這幅圖畫有天又有地,但兩者是割裂的。


但我們的信仰不是這樣的。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7:18

宗教改革與清教徒運動





林布蘭的眼見:Simeon with the Christ Child in the Temple (c. 1661-69) (西面與嬰孩耶穌在聖殿​中)




榮耀的點滴:林布蘭,Carcass of Beef(牛的屍體),1675

圖中被掛的牛屍很血腥,但默想之下,會想到基督被釘在十字架。

不光在美的事物上看到上帝的榮耀,在醜的事物上也看到上帝的榮耀。

用了高超的光影技巧使被掛的牛屍顯出榮耀。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7:44

宗教改革世界觀:巴哈(J. S. Bach)





「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參詩廿二)

這樣是引用詩篇22篇,耶穌帶著權柄宣告舊約的預言應驗,也信靠地向上帝獻上讚美。


宗教改革世界觀:巴哈





Dame Myra Hess 演奏《耶穌,人之盼望的滿足》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8:08

啟蒙運動


啟蒙:有從黑暗進入光明之意


從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到休膜(David Hume):座標系的轉移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8:32

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



現代羅馬 ↑


古羅馬 ↑


George Romney,Lady Hamilton as Circe(c. 1782)

這幅圖畫有勾引人的力量(Sexual Seduction)


Lady Hamilton as Circe



康德:審美的主觀與普遍性



康德的道德理性宗教:「美」與「道德」



啟蒙運動之子:莫札特



《魔笛》中的「鳥人」Papageno


他是半人半獸,生活是靠本能,沒有理性,有危險就逃跑。


人講理性,但沒有把理性降服在上帝之下。這是一種「理性的宗教」。


唐.喬凡尼的飲酒歌「香檳詠嘆調」


唐.喬凡尼的審判與滅亡

一般悲劇是講高尚的人,但唐喬凡尼這齣悲劇卻是講低賤的人。

歌劇雖然講惡人受審判,但表達出的是人要改過自新做好人,而不是需要悔改信耶穌,是一種康德式的道德的宗教。

後人更曲解了其意思,把這齣劇當作是歌頌唐喬凡尼連地獄都不怕的勇氣。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8:47

席勒論「超然性」



席勒:用詩詞表達超然意識


An die Freude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Tochter aus Elysium,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Chor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Diesen Kuss der ganzen Welt!
Brüder—überm Sternenzelt
Muss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Elysium是某些宗教所講的極樂之地,這裏講述喜樂是從Elysium來的女兒,宗教帶來隔閡,但喜樂令大家都成為一家人,彷彿並不需要基督這位和平之君。】​連結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8:48

藝術與超然性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8:59

浪漫主義運動


不再以上帝為對象,而是以人或藝術為對象。


宗教之藝術化(Kunstreligion)


舒伯特《詩篇廿三篇》林望傑 指揮:克里夫蘭管弦樂團、合唱團

宗教給舒伯特帶來安慰,但他對上帝並不認識。他只是從文學上呈現出詩篇廿三篇。

Dante Gabriel Rosetti, 《聖母領報》

可能是病態美的傾向,把馬利亞畫成病床上的女子。是為了藝術而宗教。

Paul Delaroche, The Young Martyr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9:04

異教崇拜:Kunstrelgion 的媒介

所歌頌的是異教女神,並呼求這位異教女神的幫助。



Jacque-Louis David, La Mort de Marat, 1793

右手下垂象微耶穌的大能(參考下一幅畫),但這裏用來描繪一個世俗的英雄,試圖將他提升到神聖的地步。



Raphael, Deposition, 1507


藝術之宗教化(Kunstreligion)


An die Musik (Franz von Schober)

Du holde Kunst, in wie viel grauen Stunden,
Wo mich des Lebens wilder Kreis umstrickt,
Hast du mein Herz zu warmer Lieb' entzunden,
Hast mich in eine beßre Welt entrückt,
In eine beßre Welt entrückt!

Oft hat ein Seufzer, deiner Harf' entflossen,
Ein süßer, heiliger Akkord von dir
Den Himmel beßrer Zeiten mir erschlossen,
Du holde Kunst, ich danke dir dafür!
Du holde Kunst, ich danke dir!



作者: 小農夫    時間: 2016-3-26 19:10

為了藝術,為了愛







歡迎光臨 基督教果園 (http://switw.imotor.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