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R.E.M.神學課程【基督論:信仰與生活的落實】 [打印本頁]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9-1 02:27     標題: R.E.M.神學課程【基督論:信仰與生活的落實】



講題:R.E.M.神學課程【基督論:信仰與生活的落實】
講師:曾劭愷 博士
日期:2015年9月2日至4日晚上7:00-9:30
9月5日下午2:00-5:00及晚上6:00-8:00
地點: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堂(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25號長利商業大廈5樓)
語言:國語主講 ・ 粵語傳譯
費用:港幣300元正,請電話預約登記。(名額80個)
報名:2357 0472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47

什麼是基督論,基督論就是探討基督是誰。




神與人本性上的無限差異: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48

非此即彼:耶穌是誰?

非此即彼(二):基督有沒有復活? (文:曾劭愷)


非矛盾律的必然性?


「與一貫道的大師討論信仰」

我與一位被稱為大師的人說話(一貫道信仰),他是位長輩,因此我用恭敬的態度對他說:「您研究基督教幾十年,而我研究一貫道只有昨天一個晚上,所以想請您不吝賜教。」

那位大師很得意:「少年吔,不要客氣,阿伯會很耐心跟你解釋。」

我問他:「你們一貫道,融合儒、釋、道、基督教、回教五大宗教,你們相信這些宗教都是真理,對不對?」


大師:「對對對!」

我:「所以您完全認同我作為一個基督徒的信仰;您認為您的信仰跟我的信仰,是一致的,對不對?」

大師:「對對對!」

我:「那麼,大師,我想請問您:您相信我們基督教的聖經,是神的話語嗎?」

大師:「當然是啊!」

我:「請問神的話語會有錯誤嗎?」

大師:「那當然不會啊!」

我:「那請問您相信穆斯林的可蘭經也是神的話語嗎?」

大師:「是!」

我:「所以聖經和可蘭經都是上帝口裡所出的話語,對不對?」

大師:「嘿,對!」

我:「請問上帝說話會自相矛盾嗎?」

大師:「不會!」

我:「請問可蘭經說耶穌是誰?」

大師:「可蘭經說耶穌是一位偉大的先知。」

我:「那請問聖經說耶穌是誰?」

大師:「聖經說耶穌是永生上帝的兒子。」

我:「那請問可蘭經有沒有講,不可以說耶穌是神的兒子?」

那位大師猶豫了一下:「Mmmm…,有…」

我:「我確認一下。聖經說耶穌是永生神的兒子,道成肉身,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可蘭經卻說耶穌不是神的兒子,沒有死也沒有復活就直接升天了。對不對?」

大師:「嘿,對呀!」

我:「那我請問您,耶穌到底是不是神的兒子,到底有沒有從死裡復活?」

大師:「有啊!」

我:「但可蘭經說耶穌沒有死也沒有復活。可蘭經講錯了嗎?」

那位大師猶豫了大概廿秒,想破腦袋回答不出來,最後丟了一句:「少年吔,你落入『文字障』了。」

我心想:「什麼文字障?胡說八道。」但因為他是長輩,我們聖經說「不可嚴責老年人」,所以我就客客氣氣繼續他講下去。

我:「那我請問您:聖經說耶穌是神的兒子,從死裡復活;可蘭經說耶穌不是神的兒子,沒有死也沒有復活。顯然兩本書在講『耶穌是誰』的時候,相互矛盾,對不對?」

那位大師心裡好像有點忐忑:「對,好像是這樣。」

我接著問:「如果兩種說法相互矛盾,那麼就不可能兩個都是對的吧?」

「嗯…」大師表情凝重地點點頭。

我:「所以,假如聖經跟可蘭經互相矛盾,那麼肯定其中一者有出錯,或許兩者都出錯了。對不對?」

「對…」大師閉著眼睛點頭,好像在快速絞動腦汁。

我:「但假如聖經跟可蘭經都是神口裡所出的話語,怎麼可能會有錯誤呢?」

大師:「因為這兩本書都是人寫的啊!」

我:「但您剛才不是說這兩本書都是神的話語,不會出錯,也不會相互矛盾嗎?」

大師:「對啊!」

我:「可是您現在又說這兩本書都是人寫的,都會出錯。」

大師:「對!」

他好像還沒意識到自己自相矛盾。於是我安靜幾秒,對他說:「我可以接受說聖經是神的聖靈藉著人類作者寫下的,『神寫的』跟『人寫的』並不矛盾。」

大師:「這就對了!你真聰明,這麼快就開竅了!」

我:「不對,我很笨,實在搞不懂你們一貫道的原理!我可以接受聖經是『神寫的』也是『人寫的』,因為這兩者並不矛盾。但我要問你,你之前說聖經跟可蘭經沒有錯誤也不會互相衝突,現在又說兩個都會出錯。究竟聖經跟可蘭經有錯誤,還是沒有錯誤?」

那位大師瞪大眼睛,整個人呆掉大概廿秒,然後說:「少年吔,你又落入文字障了。」


大師:「你們在國外長大的小孩,想事情是用西方的邏輯。西方人的邏輯是『非此即彼』,兩件事情一矛盾,你們就把它們對立起來,不是這個就是那個,非此即彼。我們中國人的邏輯是把矛跟盾融合在一起,把日月陰陽結合起來,而不是對立。你們那個叫做『對立』邏輯,我們這個叫做『融合』邏輯。把『矛』跟『盾』對立起來,就落入『文字障』了。」

我說:「喔,原來如此。所以您現在是要勸化我,不要再搞『對立』,要打開心胸,擁抱『融合』邏輯。」

大師:「對對對!」

我:「大師啊,所以您現在是把『對立』邏輯跟『融合』邏輯給『對立』起來。您要我放棄『非此即彼』的邏輯,因為『非此即彼』的邏輯跟『融合』的邏輯之間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大師:「唔…對…」

我:「所以您自己也在搞對立,但您又勸我不要搞對立。」

那位大師呆滯了大概廿秒,最後搖搖頭,說:「少年吔,你到我這個年紀,就明白啊啦!」

事實上,「非此即彼」的邏輯,不光是西方人的邏輯。只要有理性的人,都會接受這種邏輯。中國古時候,儒家提倡絕對的道德真理,而韓非子雖然挑戰這種放諸普世皆準的倫理,但他也是用「非此即彼」的邏輯來挑戰儒家。他講到儒家的「忠」跟「孝」,說了一句話:「不相容之事,不兩立也。」這就是「非此即彼」的邏輯。

「自相矛盾」是中國人常用的成語,典故我們都很熟悉,講一個賣兵器的人,號稱自己的矛能刺穿任何的盾,又說自己的盾能擋住任何的兵器。如果我說你「自相矛盾」,你不會覺得我在稱讚你。「非此即彼」的邏輯,是西方人的邏輯,也是中國人的邏輯。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48

有些東西不是對立的,我們不應把其對立起來。但是真理本來就是「非此即彼」的。


中國文化的例子:


這不但是西方人的邏輯,也是東方人的邏輯。

基督教神學亦是建立在一個非常重要的非此即彼的觀念上。就是神與人、造物主與受造物之間不可磨滅的區別。Creator - creature distinction.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就是這裡。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48

造物主與受造物的區別


  • “God always exists. He exists always as the trinitarian God, in three persons, the Father, the Son, and the Holy Spirit.”

    • 上帝永遠存在。祂永遠以三位一體上帝的方式存在,三個位格是:聖父、聖子、聖靈。

  •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came into being. It did not come into being by itself, but God made it. He made the universe as a whole in an initial act of creation (Gen. 1:1).”

    • 宇宙中的一切都進入了存有,它不是憑自己去進入存有,而是由上帝創造的。在祂起初創造的作為中,祂創造了整個宇宙。(創1:1)

  • “So God is the Creator, and everything he made is a creature. That is why we speak of the Creator-creature distinction.”

    • 因此上帝是那位創造者,所有被祂創造的都是受造物。這就是我們談論「創造者與被造物之間的差異」的原因。

  • “God is eternal, while each creature is not eternal, but came into being when God crated it.”

    • 上帝是永恆的,每個受造物都不是永恆的,受造物在上帝創造之時才開始存有。 

  • “There is no third ‘kind’ of thing: that is, something that is not God and is not created (because something not created would be self-existent [depending only on itself and not on God] and would thus be a kind of god in addition to the true God).”

    • 沒有第三類的東西既不是上帝或受造,因為非受造,便是自存者,自存者便是神

    • 各從其類

    • Thing或存有指受造物

    • 罪不是存有,因罪與死都不是從上帝創造


by Vern Poythress

(陸尊恩傳道整理;潘凌峰弟兄、Rachel Yeung 姊妹翻譯)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49

基本原則:迦克墩信經

基督論的基本原則:“God became human without ceasing to be God”


約翰福音第一章已讓我們看見上帝與我們有無限的本質差異。



無限本質的不同

參考:

麥格夫(Alister Mcgrath)的辯論,看出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範疇上的謬誤。

http://www.bethinking.org/does-god-exist/richard-dawkins-debates-alister-mcgrath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49

辯論中 Mcgrath 問到:

眼睛這麼複雜奇妙構造的器官,如果是自然演化而成,其機率會是多少?


Dawkins回答:

Practically zero. 構造太複雜了,不可能是進化而來。但是眼睛更不可能是神造,為什麼?因為如果有一位上帝造了眼睛,還造了萬物,這位上帝一定比眼睛還要複雜無限倍。假如這麼複雜的眼睛從自然變出來的可能是零,那麼上帝又是怎麼來的。

How did God come into being?God as an infinite complex being, could not have come into being. 換言之,上帝的出現更加接近零,所以上帝不可能存在,上帝的存在無限接近零。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翰福音‬ ‭1:3‬) 」


十九世紀丹麥的哲學家祈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上帝與萬物之間的差異就是「無限本質的差異」(這個字就是從他來)


Richard Dawkins 把上帝當作萬物的一部份來分析,這個在哲學上稱為:

範疇上的謬誤 (category error)


這就是我們著重的「非此即彼」的關係。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49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翰福音‬ ‭1:3‬) 」


從表象看耶穌與世人的差異



有關耶穌是誰,CS Lewis 提出三個可能: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0

現在我們一起用這種邏輯來思想一個問題:耶穌是誰?

毫無疑問,耶穌是個極具影響力的歷史人物,以致當代所有宗教、哲學、意識型態都必須回答「耶穌是誰」這個問題。佛教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說耶穌是西方的佛;猶太教說耶穌是個偉大的拉比;伊斯蘭教說耶穌是偉大的先知。就連尼采這不遺餘力攻擊基督教的思想家,都說耶穌是個偉人。究竟耶穌是誰?

耶穌說過很多的話,沒有任何偉人說過。祂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宗教領袖告訴我們,他們可以將真理指引給我們,但哪個敢說「我就是真理」?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哪個偉人說過這樣的話?孔子沒有。孔子說「未知生,焉之死。」蘇格拉底沒有。蘇格拉底帶著對永恆的期盼服毒自盡,他沒有說自己是永恆的生命之主。釋迦牟尼沒有。釋迦牟尼是個人,在菩提樹下頓悟,從來沒說自己從永恆中來,也沒說自己有權柄把永生賜給信他的人。穆罕默德沒有。穆罕默德說自己是先知,但沒有任何的回教徒敢說永恆的上帝會來到這個世界上。究竟耶穌是誰,居然說自己跟永生上帝平起平坐、同尊同榮,敢說自己是永恆者、創造萬物的神、生命的主宰、世界的真光?

對此問題,C. S. Lewis曾提出三種可能:第一,耶穌是個瘋子,喪心病狂,以為自己是永恆的造物主;第二,耶穌是個騙子,是個大神棍;第三,耶穌真的是永恆的上帝,生命的源頭,世界的光。我們一起來思想這三種可能性。

(一)如果耶穌是個瘋子,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跟隨祂呢?一個瘋子怎麼能夠說出這麼多偉大的話,啟發整個西方文明到今天呢?難道世人都瘋了嗎?

(二)如果祂是個騙子,那祂的騙術也高明到「神」的境界了,連保羅、奧古斯丁、笛卡兒、莎士比亞、巴哈、韓德爾、莫札特、牛頓、祁克果、杜斯妥也夫斯基、英國國王、美國總統,都相信耶穌是神。歷史上有這樣的騙子嗎?清朝的時候有個神棍洪秀全,說自己是獨一真神的兒子,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跟隨他,但他的太平天國被大清國剷平之後,就沒人信他了。耶穌基督在世時,也有成千上萬人跟隨祂,後來祂被羅馬帝國抓起來釘死在十字架上,是否就沒人信祂了?但耶穌跟洪秀全完全不一樣。到兩千年後的今天,全世界79億人口裡面,有三分之一的人高舉主耶穌的十字架,相信祂從死裡復活。請問耶穌有可能是個神棍嗎?

耶穌說過的話,沒有任何偉人說過。祂絕對不是尋常的偉人。祂要不就是個瘋子或騙子,要不就真的如祂自己所說,是道成肉身的聖子。這是不相容、不兩立的兩個陳述:祂要不就是獨一的真神,要不就是瘋子騙子,沒有中間地帶。耶穌是誰?祂是什麼樣的人?



聖子的超越性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0

我們信的是一位基督,而不是兩位基督。


神人二性(基督論)





陳佐人牧師:基督教信仰的兩條高壓電線「基督論」和「三一論」。


God became human without ceasing to be God.(上帝成為人,而沒有因此不再是神,祂仍然是神,祂的神性沒有改變。)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1


問題討論

1)耶穌有沒有不知道的事?


2)耶穌是否生下來就熟知摩西律法?耶穌在馬糟裡,已經知道摩西律法,並會說萬國語言?是祂佯裝自己不會說話?


3)基督在神人二性中擁有兩個意志,還是只有聖子的意志?

The Ghost of Apollinarism in Chinese Churches Today


4)神會不會死?耶穌是不是神?耶穌有沒有死?


5)耶穌是否需要憑信心生活?耶穌是否需要禱告?他是否只是做給我們作榜樣?然後祂每次禱告不是出於祂的需要,全是做給我們看的?。





6)基督的人性有沒有犯罪?有沒有原罪?如果沒有,那基督人性的軟弱從何而來?


7)基督的位格是人的位格,抑或聖子的位格?或者基督有兩個位格?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1

什麼是「位格」?





中文比較難理解,如果我們換到英文的語境會比較容易:


One Godhead, three persons.


十九世紀神哲學的貢獻:包括史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黑格爾(Hegel)




The subject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God.








** 基督只有一個位格(意識主體):基督從未以自身為位格際對話的對象 **

** 然而基督有兩個意志,即人的意志與神的意志 **


基督有:兩個意志(Will),一個主體(Subject);兩個性質(Nature),一個位格(Person)。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1

Q & A:


問:Nature 怎樣翻譯?


答:本性,天性都挺誤導的。硬要說的話,還是採用本性。


問:為什麼說到耶穌有兩個意志/意識。


答:參考The Ghost of Apollinarism in Chinese Churches Today

http://www.covenantalthoughts.com/the-ghost-of-apollinarism-in-chinese-churches-today/


人與動物做同樣的事,人有罪,動物沒有罪:人偷吃別人的食物是罪,動物偷吃人的食物不是罪。

神與人做同樣的事,人有罪,神沒有罪:人放火燒死人是罪,但神從天降火消滅祂所造的人不是罪(所多瑪蛾摩拉的所受的審判)。

基督為了要擔當我們的罪,祂必須成為人。

問:不相信耶穌的人,他們會覺得完全的神性與人性是很矛盾,不能接受。


答:所以我們講耶穌有神的理性意識,也有人的理性意識。

  • 互相混亂的誤區。

  • Communication of attributes

  • 路德宗:位格的層面、工作/行動的層面、全能層面(耶穌死後升天變成無所不知及無所不在)

  • 我們接受第一和二個層面,但不能接受第三個層面。

http://www.covenantalthoughts.com/the-ghost-of-nestorianism-in-chinese-reformed-communities/

“According to Lutheranism, the communicatio occurs in three genera: (1) that of the attributes (genus idiomatic), as occurs within the person of Christ, such that whatever may be said about Christ in the one nature, by virtue of the union, can also be said about him in the other (e.g. we can say that ‘the Nazarene is omnipotent’ even though strictly speaking Christ has never been and will never be omnipotent according to his human nature); (2) that of the acts and works of Christ (genus apotelesmaticum), such that all Christ’s actions and experiences in one nature are performed and undergone by his entire person (e.g. we can say that the Son of God died on the cross, even though God the Son in his transcendent nature cannot die and has never died); and (3) that of divine majesty (genus maiesticum), such that after the ascension into heaven, some of Christ’s divine attributes such as omniscience and omnipresence are really transferred to his human nature (e.g. Christ in his humanity really became omnipresent so that the substance of his flesh and blood can be really present at the right hand of the Father and on the Eucharist table simultaneously).


Reformed Christology can agree with Lutheranism about the genus apotelesmaticum (i.e., Christ’s actions and experiences are performed and undergone by his person, rather than by individual natures detached or insulated from the person), and even concur that in some sense there is communicatio in the genus idiomatic (e.g. the Reformed see no problem in stating that the Son of God assumed human weaknesses, or that Jesus of Nazareth is almighty, as long as these statements are not taken to imply that the attributes of the one nature are really transferred to the other). However, as Calvin and Reformed orthodoxy see it, in teaching the genus maiesticum, Lutheran Christology has over-emphasised the Chalcedonian principle of the inseparable union and violated the principle of the abiding distinction. By the latter principle, Chalcedon clearly states that Christ’s two natures are united in one person “without change” (Christ’s divine nature does not become anything other than divine, and his human nature does not become anything other than human) and “without confusion” (the two natures do not get mixed together, but each remains intact and distinct from the other).”


問:舊約中,耶和華很少說「我們」,多數說「我」,這個說「我」的是聖父、聖子還是聖靈?抑或根本沒有分別?神會不會既是一個位格,同時也是三個位格?


答:

耶和華有時說我,有時說我們,邵晨光牧師有處理這個問題。

有一個講法是:這可能是君王的複數(Majestic Plural),君王以複數尊稱自己。


這些在學術也很難有定論,所以我們不要那這個解決高層結構的問題。

耶和華tetragrammaton過去以為是指Adonai,但最近傾向認為這是指I am that I am。

大部份福音派學者認為耶和華指 I am。TNIV 故此也有翻譯為I am,不是 Yaweh。

三與一都是終極的,范泰爾護教學有提及。Vern Poythress的也要參考。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2

耶穌基督


道成肉身榮耀一點都沒有減少。

虛己(Kenosis)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2

「迦克頓信經」

...acknowledged in Two Natures unconfusedly, unchangeably, indivisibly, inseparably; the difference of the Natures being in no way removed because of the Union, but rather the properties of each Nature being preserved, and (both) concurring into One Person and One Hypostasis; not as though He were parted or divided into Two Persons, but One and the Self-same Son and Only-begotten God, Word, Lord, Jesus Christ...


基督是一個位格,不是兩個位格,

位格才是那個subject


英文的語法:


例子:I am Chinese我是中國人


錯誤的想法:基督有兩個位格?


不可分割indivisible

所以不可分離,不可切割都強調基督的完整性,不可分離強調位格的完整性,不可分割強調二性個別的完整性。所以位格的完整,二性的完整證明了祂是 Fully human and fully God.


迦克頓信經用語仔細地討論到其完整性是怎麼一回事。


但其神人二性仍然是「非此即彼」的。


不可相混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2

我們已討論了兩個重要的元素:



柏拉圖崇尚「Form」


共相(Universal) vs 殊相(Particular)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3

柏拉圖的二元論,追求它世的東西,輕看今世一切的事物。


中國也有很深的二元論:

很多文人,他們當然跟士大夫很多重疊關係,但卻很不一樣,但舉個例子:


中國文化喜歡排除形式,特別是文人的中國山水畫或其他的畫,所追求的不是要畫得像,而是畫那個意境(背後那個超然的),可見其嚴重的二元論。基督論的異端也是因二元論造成的。他們特別追求永恆(形而上),然後特別忽略現在的(形而下)。


聖經告訴我們的確神人之間有不可磨滅的區別,但道成肉身,賦予了肉身的意義。我們絕對不能否認基督肉身的人性,並且祂卑微的死在十字架上,是真實的受了屈辱。


古時的異端不能接受這一點,很多古時的基督徒,以至於基督教藝術在第二世紀前,從來沒有出現十架的記號。人們不可以把十字架畫出來。在文字上面會有講十架,畫卻不敢畫,因為畫出來太直接了,視覺的impact比文字更加的深刻、直接。他們認為把其畫出來,是把造天地的創造主,跟這個羅馬帝國每一個人見過最血腥、暴力底下的十字架連在一起,他們不敢。就如在中國歷史裡,我們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人敢畫死亡,有一些宗教藝術會畫地獄,但他們對死是非常忌諱。(這裡所指的「不會畫」,是指偉大畫作之中沒有「死亡」這個主題)中國的四大名著都有講到一大堆人死,但就不會用畫來描繪。基督教也是,因為他們不肯把永生的記號跟死亡連起來。


受柏拉圖主義影響

俄利根(否認基督人性受造)、亞波里拿流主義及後期基督一志論(否認基督有人的理性與意

志)、幻影說(否認基督有真實的人性與身體)、猶提干主義及基督一性論(否認基督擁有真

實完整的人性)


有關神人二性論的異端:

太過強調基督的神性,而妥協了祂的人性。


華人牧師對基督論的混亂

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50234&Pid=2&Version=1108&Cid=641#


永恆受生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3

Q&A:


問:基督人性若是受造,那豈不是有罪嗎?


答:受造就一定是犯罪嗎?不是。亞當最初就是受造,那受造不一定是犯罪。上帝沒有一個罪人,人是憑自己的意志來墮落。


創造與墮落,中間是有很明顯的區別。我們人是受造的人,我們現在也是有罪,但不是因為我們是受造,所以我們有罪,而是因為我們墮落了。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3

迦克墩信經(主後451年)


我們跟隨聖教父,同心合意教導人認信同一位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有完整的神性也有完整的人性;是真神也是真人,有理性的靈魂 (=人的靈魂),也具有身體;按神性說,祂與父本質相同;按人性說,與我們本質相同,在凡事上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罪;按神性說,祂在萬世以前為父所生;按人性說,在這末世,為了我們與我們的救恩,由上帝之生孕者(Theotokos),童貞女馬利亞所生;是同一基督,是子,是主,是獨生的,具有二性,不相混亂、不可改變、不可分割、不能相離,二性的區別不因互相聯合而消失,反而每一性的本質都得以保存,會合於一個位格、一個存在主體(subsistence)之內,而非分離成為兩個位格,卻是同一位子,獨生的,上帝的道,主耶穌基督。以上所說的,正如先知從起初向我們宣告的有關基督的事,也如主耶穌所教導我們的,及聖教父的信經所一脈相傳下來給我們的。


例子:贋品與真品


有理性的靈魂


我們不是只是靈魂上天堂,因為聖經沒有講過上天堂這個概念。基督徒的靈魂死了後是去樂園,不是天堂。不信的人則下到陰間(居間之境:intermediate state)。


按神性說,祂與父本質相同;按人性說,與我們本質相同,在凡事上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罪



按神性說,祂在萬世以前為父所生


為了我們與我們的救恩,由上帝之生孕者(Theotokos),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我們看,這個信經彙整了經文,概念,神性,總原則的結晶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3

比利時信條(第十九條)


Subject is defined by predicate(主語由謂語定義).


延伸閱讀: Christological Confusion & China's Reforming Churches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按神性說,在創世以先為父所生」


太初 vs 末世


基督論上的辯論:『假如人沒有犯罪,聖子還會道成肉身嗎?」


「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總結:「四面圍牆」與「兩大原則」




基督神人二性的區別又怎樣處理?

路德宗的問題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3

參、「道成肉身」:造物主成為受造的人


神學的基本態度


華人教會的辯論,基督的人性是否受造?


例:「我與父原為一」 (約十30)


大公教會正統: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


當你的解經偏離教會正統時,有沒有可能你是對的,而大公教會是錯的?


你的解經偏離教會正統時,怎麼辦?


華人教會流行誤區:「耶穌問:『你們說我是誰?』學者只會說『這個神學家說你是誰、那個神學家說你是誰』,耶穌不要聽這些。耶穌問:『你們說我是誰?』」(參太十六)


耶穌先論道(祂是神),才來論肉身(祂要受死)。


反學術的誤區:


金庸:「韋小寶不學有術…」


「學術」應當是要「學而有術」



※ 英國人論 Scholar,就要有學術成就。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4

大公教會的基本立場


迦克敦信經:神人二性的聯合「不可分離,不可分割,不可相混,不可改變」


第五次大公會議:俄利根「基督靈魂先存論」被定為異端


門諾·西門(Menno Simons)「基督屬天的身體」一說,被定為異端


基督受造與否,在大公教會中很明顯有了立場。


比利時信條 19條


後面的一段是針對路德宗的。

In turn, Lutheran theologians charged the Reformed with Nestorianism, the heresy that teaches the full separation of Christ’s two natures between which there is no communication whatsoever, and labeled the Reformed rejection of the genus maiesticum as the “Calvinistic extra” (extra Calvinisticum).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4

Q&A :


問:比利時信條指出,基督復活之後,人性沒有改變,那人性存在有什意義?


答:是人的本質沒有改變,不過他作為人,已從能朽壞變為不朽壞了。我們的救恩以及復活,都取於他身體的個實質性。


問:『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 (約翰福音 1:1)』『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福音 1:14)』是否證明人性是有開始


答:這句話是指「基督的人性是從沒有變成有」的。


問:基督的人性是按照自己的旨意外加的是什麼意思?



答:聖子不需成為人,不需要有人性,在永恆中間



(聖子披載着肉身)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5

基督的人性:是受造還是非受造?


我們要問的是,他是否受造,對我們的實際之中有什麼影響?


聖子成為受造者:上帝論與救贖論上的必要性


對於上帝論上的重要性,如溥偉恩(Vern Poythress) 所言:


論及基督受造之人性對於救贖論的必要性,約翰歐文(John Owen)提出(Carl Trueman傳述):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6

基督人性受造與否


「基督人性永恆先存」之說在華人教會非常普遍,且歷史悠久(例:賈玉銘)

辯:「聖經從未說基督人性是受造的,所以我們不應該說基督人性是受造的」


有人會用希伯來書講到:『所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神阿,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希伯來書 10:5)』,但這裡的釋經有相榷。

答1:聖經從未說creatio ex nihilo(從無創造天地萬有)

答2:聖經從未以「三位一體」的術語形容上帝

答3:聖經從未明文支持或反對嬰兒洗


辯:「我們不能接受說基督的位格有任何受造的部份」

答:迦克敦正統:


虛己(Kenosis)


「虛己」的問題。


否認人性受造的人,他們不懂得自己這樣會落入很嚴重的異端當中。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6

「道成了肉身」:正統的解釋


這是整本聖經當中最為重要的核心教義之一 (Incarnation christianity)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 1:14)』


Καὶ ὁ λόγος σὰρξ ἐγένετο (約翰福音 1:14)




『所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神阿,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希伯來書 10:5)』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希伯來書 11:3)』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7

主張基督人性永恆的人對我們質疑


因為我們不能崇拜受造者?所以基督一定不是受造者?


辯:根據聖經教導,我們不能敬拜受造物,而耶穌基督是當受敬拜的,因此祂的人性就不是受造的。


答1:異端亞波里拿留(Apollinaris):基督的人性,只有物質的身體,沒有理性的靈魂;基督的位格,只有神的意志,沒有人的意志。原因之一:如果基督有受造的靈魂,那麼我們在敬拜基督的時候,就是在敬拜受造物。


答2:尼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問,耶穌是以受造者還是造物主的身份獻祭?誠然,受造物不可以受敬拜,但難道造物主就可成為敬拜者?如果基督是以造物主的身份敬拜父,豈不等於祂是一位次等的神?


答3:區利羅、亞他拿修:「神在基督裡的雙向行動」 、「在敬拜中與基督聯合」、「以基督的心為心」=「與基督受造的意念聯合」

The Ghost of Apollinarism in Chinese Churches Today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8:59

Q&A:



問:


答:將來的新天新地,和在父上帝的右邊的主耶穌已經不一樣,不會再有那卑微的樣式。即管祂人性得到榮耀,也不再有隱藏。

馬丁路德也喜歡講上帝的後背。


但是不會把基督的人性變成神性。

基督作為中保是永遠的中保。沒有基督,我們在上帝面前就馬上會死掉。


問:聖經永遠是聖子,他因為已有了人性,那祂永遠也就是會擁有人性?


答:是的。我們新天新地所敬拜的聖子,是有人性的聖子,因為聖經說那是「被殺的羔羊」,是配受敬拜的(worthy is the lamb that was slain)。我們那時敬拜,不是敬拜受造物。

『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 (啟示錄 5:12)』

問:神是不能犯罪的,因為耶穌基督在世上的確不能犯罪,那怎麼解釋祂凡事與我們一樣?


答:祂擁有一切我們墮落以後的軟弱,加爾文這樣說:「(corrupted humanity)祂有不會犯罪的人性,而是會朽壞的人性。」犯罪或會犯罪不是人性的特質,所以希伯來書作者如此說:『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希伯來書 4:15)』他會有軟弱,但是沒有罪。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0

肆、亞坡里拿流主義的遺毒


亞坡里拿流主義


亞坡里拿流主義思維模式很深深影響信徒的信仰生活。


有一本書,我們要小心奧爾森(Roger E. Olson)他說到教父的二分法(區利羅與亞坡里拿流的二分),這是錯誤的,這書名是「神學的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參閱:https://www.facebook.com/notes/alex-shaokai-tseng/書評奧爾森roger-e-olson著神學的故事/923744577683663?pnref=lhc


區利羅




區利羅的思維被J.N.D. Kelly整理為四點



區利羅跟著尼西亞的傳統。


Theosis

加爾文、路德宗、巴特也不能接受這概念。


Right idea, wrong texts, by JI Packer


亞坡里拿流式思維







神學與敬拜



總結:

『亞坡里拿流式』這種思維,不單出現在講道與崇拜中,也出現在教會的治理當中。建立對基督正確的認識,在這基礎上糾正我們的世界觀。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1

伍、「那不認識罪的」:初探基督救贖之工


「凡事與我們一樣,但沒有罪」(迦克墩)


「神使那不認識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後書5:21)



  • 「認識」、「知道」希臘原文有兩個解釋:

    • ginosko(G 不發音,ii-no-s-ko):學習、察覺、發現、聯合(因真實的認識而產生的結連關係)

    • oi-da(O 不發音,i-da):知道、原來如此、明白、察覺:對事實的認識(資料性、數據性的了解)


oi-da

  • 『你們知道主曾顯現,是要除掉人的罪;在他並沒有罪。(約翰一書 3:5)』

    • 祂是以無罪的身份,道成肉身來到世界,為要除掉我們的罪

  • 『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翰一書 5:13)』

    • 上帝要我們認識,當我們信神兒子名的人,便會有永生。

  • 『遵守神命令的,就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裡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約翰一書 3:24)』

  • 『凡靈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從此你們可以出神的靈來。(約翰一書 4:2)』

    • 分辨那些是出於神、那些不是出於神的靈或教導


ginosko

  • 『我們若遵守他的誡命,就曉得認識他。(約翰一書 2:3)』

    • 我們要透過遵守他的誡命,才是真正的認識和曉得

      •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翰福音 14:21)』

  • 『凡遵守主道的,愛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從此我們知道我們是在主裡面。(約翰一書 2:5)』

  • 『你們若知道他是公義的,就知道凡行公義之人都是他所生的。(約翰一書 2:29)』

  •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翰一書 3:16)』

  • 『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並且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穩。(約翰一書 3:19)』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2

「基督無原罪論」vs. 天主教「馬利亞無原罪論」


華人教會界否認基督的無罪性

事實:


宗教改革之後最關切的是救贖論的影響,而不單像之前的教父較注重形而上學、本體論。

最近東正教指控改革宗偏離了迦克墩信經。加爾文的基督論努力地回到迦克墩信經,並以這個基礎建立救贖論。


Joke of the day: "Muller's Christ and the Decree is sufficiently clear and has been around for at least twenty years. The Reformed dissent from Chalcedon. He says it, explicitly."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2

伯拉糾(拉丁語:Pelagius,約360年-約420年),亦稱為白拉奇,英國人,基督教神學家,也是個有道德、有學問的平信徒修道士。最聞名的是他與奧古斯丁的辯論,亦因此被基督教定為異端。他的神學觀與奧古斯丁的恩典論幾乎完成相反。奧古斯丁強調原罪、人類完全墮落,得救完全是恩典。而伯拉糾否認原罪,但承認人類本性是惡的,強調人的自由意志的教義。他的名言是「如果我應該做,我就能做(If I ought, I can.)」認為上帝恩典非是人所不配得的,也非得救之所須。


385年,他從英國到羅馬,見當地道德敗落,於是立志以傳道和寫作對付道德和罪的問題。他是基督教道德主義者,是強烈道德態度與行為的提倡者。他的動機不是要傳假福音,也從未真正否定在恩典論外的教義或教條,但卻被兩個非洲議會定為異端,並在417年,被教宗依諾森一世放逐。在以弗所召開的第三次大公會議(AD431)中被定罪。


在《基督教發展史》中,歸納出他被控罪的主要論述為:


1. 即使亞當沒有犯罪,也會死亡。

2. 亞當的罪只損害自己,並不會損害一切人類。

3. 嬰兒與亞當犯罪前的景況相同。

4. 人類不會因亞當的罪及死而死,也不會因基督的復活而復活。

5. 律法、福音皆能引人進天堂。

6. 基督第一次來臨前,已有未曾犯過罪的聖人。


他強調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與斯多亞學派類似,承認人類的本性是惡的,但可以藉著受洗,因信稱義。他的神學日後稱為伯拉糾主義(Pelagianism),在人性論與拯救論上,與奧古斯丁是對立的。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專任教授,將此二者作出以下比較:



與某位華人教會前輩討論大衛.鮑森的解經


(一)羅八3:此處「罪身的形狀」原文為 “homoiōmati sarkòs harmatías”。「形狀」(homoíōma)意思是「相似、仿效、形狀」。這個字本身的含意並不能確切地說明基督所取的人性是無罪的,儘管我們會想說「『相似』就意味『不是』」。腓二7說基督「成為人的樣式」,也是用這個字,而我們不能從這個字推斷說基督並沒有真的成為人。但同時,羅八3所用「形狀」一詞也絕對不是「等同」的意思。總之,「形狀」一詞模稜兩可,因此這節經文有兩個解經選項(exegetical options),而從「基督無罪」的清晰聖經總原則出發,我們可以確定地排除其中一個選項,即「基督有罪」的選項。


現代中文譯本對這節經文的翻譯並非原文的直譯,加進了譯者自己的解釋,而這樣的解釋非常誤導人。此外,就算「罪身的形狀」這一段可以翻譯成「使祂有了跟我們一樣的罪性」,這在神學上仍可以用「歸算」來解釋,亦即基督本身是無罪的,但「耶和華卻將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五十三6)。因此,這節經文完全不能用來證明鮑森的論點。


(二)林後五21:此處「無罪」原文不但是「不知道罪」,更是「不認識罪」。希臘文有幾個動詞可翻譯成「知道」,但此處所用的ginōskō非常特別,意思是「認識」,而此「認識」意味親密的關係。當新約時代猶太人使用這個希臘文的動詞時,他們還對其賦予了獨特的含意,與希伯來文yada同義。希伯來文當中,yada(認識)可用為含蓄的表達,以指男女之間的魚水之歡,例如創四一開始亞當夏娃「同房」,就是使用這個字。新約時代猶太人也會這樣使用ginōskō來表達男女之間肉體上的親密關係。如是,這個字意味著非常親密的關係,而「不認識」則是表達「毫無關係」,例如耶穌對作惡之人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太七23)。這並不代表耶穌不了解這些人、不知道這些人是怎樣的人或作過怎樣的事。同理,林後五21說基督「不認識罪」,意思並非祂不知道罪是什麼--祂比任何人都知道罪的真相。所謂「不認識罪」,意思就是基督與罪沒有任何關係、任何瓜葛。祂沒犯過罪、祂裡頭沒有任何罪的意念、祂沒有任何罪性、祂沒有原罪。


林後五21是馬丁路德及加爾文最喜愛的經文之一,因為這段經文啟示了「奇妙的交易」這真理:那與罪毫無關係的基督居然擔當了我們的罪,並將祂的義歸算給我們。這正是「因信稱義」這聖經真理的核心。


(三)腓二7:這段經文所提及的「樣式」一詞,稍早已處理過。我認為和合本的翻譯相當貼切。鮑森不能因為這個字在這節經文的用法,就推論羅八3是在講基督取了有罪的身體,因為這是個模稜兩可的字,所提供的兩個解經選項(基督的人性是否有罪)必須由聖經總原則來決定。


(四)約壹三5:此處宣告「在祂並沒有罪」,原文有個介係詞沒翻譯出來。更確切的翻譯是「在祂裡面沒有罪」,英文直譯出來是 “in Him is no sin”。用哲學術語來表達,這句話的意思是,罪在基督裡面毫無存有(being)。這節經文是尼西亞--迦克敦教父以降的正統基督論用以證明基督人性無罪的關鍵經文之一。此外還有太多經文證明基督人性無罪,隨便找一本系統神學課本都會列舉出一堆,在此就不一一提出了。


總而言之,鮑森說「耶穌的肉體是有罪的肉體,這是聖經的說法」,顯示他對原文、對聖經總原則一知半解,非常不專業。此外,他的用詞也非常不精確。所謂「肉體」是指什麼?是指基督物質的身體?還是保羅用之暗喻的「私慾」?還是約翰筆下「道成肉身」所指的「人性」?鮑森對各處經文以及各聖經作者所使用的詞彙顯然未加仔細分辨,籠統地說「耶穌的肉體是有罪的肉體」,然後引伸出「基督不只受到外在世界及魔鬼的試探,更受到自己肉體內在的試探」這樣的含意。


鮑森的論點其實並不新奇,乃是典型的「基督人性墮落說」(fallenness view of Christ's humanity)。這種說法在歷代教會正統都會被定為異端,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皆然(東正教論及基督有『原罪』,並非指基督墮落、會犯罪)。然而,此理論在廿世紀興起一陣熱潮,主要倡導者是卡爾巴特的蘇格蘭學生托倫斯(T. F. Torrance)。巴特自己其實非常強調基督人性的無罪,但他離棄了迦克敦正統,又否定了聖經有清晰無誤的神學總原則,因此自己發明了一套「基督中心本體論」,而托倫斯則在此本體論的基礎上發揮創意,提倡「基督人性墮落說」。托倫斯說,基督取了墮落的人性,並藉由祂的聖潔克服了祂人性的墮落,因此就替我們勝過了罪的權勢。這套理論其實赤裸裸地拒絕了迦克敦信經以及聖經的明確教導,而托倫斯自己也知道自己在這點上偏離了正統以及聖經,但他之為「新正統」,本來就在於他不受「舊正統」的規範,也不承認聖經的絕對權威。我不確定鮑森是否受托倫斯影響;似乎鮑森讀的書並不多,因此可能他並非受托倫斯影響,而是自己不受教會正統規範、無視歷代教會聖徒共同領受的亮光,憑著一己的私意胡亂解經,以致得出「基督人性墮落說」的結論。托倫斯知道自己這套神學並不全然受聖經規範,但鮑森卻以為自己的觀點都是出自聖經。或許我們可以用托倫斯來提醒他:他這種論點已經超出聖經所規範的界線,採納了異端的理論。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2

盟約神學(Covenant theology)


「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眾人嗎?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羅五11-21)」




『你們知道主曾顯現,是要除掉人的罪;在他並沒有罪。(約翰一書 3:5)』


有人可能說基督有原罪,但沒有犯罪,似乎就是大衛‧鮑森(David Pawson)的意思,但我們要先定義什麼是原罪。



有些人(甚至是奧古斯丁)說惡是善的缺乏


加爾文和改革宗不接受以上的理論


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認為亞當一人犯罪成人全人類的罪(集體罪責),罪包括罪性與罪質。

伯拉糾(Pelagius )則有個人主義傾向,認為人只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決定不去犯罪。


迦克墩也建立在 原罪遺傳(Hereditary sin)的觀念上。


伯拉糾(Pelagius )已有自由主義,個人主義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3

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我們其實有集體罪責(collective guilt)+ 全然敗壞(罪的本性)


卡西安(Cassian)


原罪不只是罪性,也包括罪責。這樣,人要在上帝面前受刑罰。


東正教不承認人有原罪


加爾文從來不會因人廢言

病態的政治生態,基督徒不應該這樣

東正教的問題


哲學上,解經上,奧古斯丁(Augustine)都是強而有力,但東方教會就讀不懂,因為著書用上拉丁文。


東正教說基督在原罪底下生的意思是「祂與我們一樣,有軟弱、會生病、會死亡」,而不是指祂是有罪的。我們要搞清楚他們在說什麼。


基督教的三大教(都是承認基督是無罪的)


我們已大概知道天主教的問題,那東正教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1)我們的靈魂是從父母遺傳下來,所以表面上這個原罪是遺傳下來的。

2)我們的身體是從父母同房時因卵子受精而有的,那我們的靈魂就在母親懷孕時而得的。

(*)盟約神學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基督必需是要無原罪,才能(有資格)除去罪人的罪。

Impeccability of Christ(基督的不可能犯罪性)



奧古斯丁在第三階段解釋得不清楚,應該是:simul iustus et peccator (意思是同時是罪人和義人)


真自由是什麼?


基督的人性:

1. 其自由意志屬於non posse peccare (unable to sin;不可能犯罪)的階段。

2. 基督沒有原罪,基督若有原罪,祂就配受上帝的刑罰,而不能代替我們受刑罰。

3. 承受了亞當「必朽壞」(林前十五)的身體,因此有我們一切「軟弱」(來四15)。


『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所種的是必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復活的是強壯的;所種的是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若有血氣的身體,也必有靈性的身體。經上也是這樣記著說: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靈:或作血氣)的活人;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但屬靈的不在先,屬血氣的在先,以後纔有屬靈的。頭一個人是出於地,乃屬土;第二個人是出於天。那屬土的怎樣,凡屬土的也就怎樣;屬天的怎樣,凡屬天的也就怎樣。我們既有屬土的形狀,將來也必有屬天的形狀。弟兄們,我告訴你們說,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變成:原文是穿;下同)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哥林多前書 15:42-54)』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 )



祂若是要作我們的挽回祭,就必需要是無原罪的。



挽回祭的原文是:propitiation 平息忿怒的意思


上帝沒有輕易赦免了我們的罪,祂的赦免一點也不輕易,祂乃是為此付上了極大的代價。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3

陸、與主聯合:替刑性的救贖


迦克墩關注不單是本體論而是:

歷史發展


→ 初代教會「贖價論」(ransom theory)


→ 十一世紀:安瑟倫(Anselm,中世紀)「滿足論」

參: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教父(Godfather) 、狂野時速(Fast and Furious)、家門的榮光 (韓劇Family's Honor)。


→ 天主教天特會議:「功勞論」


※ 基督不是成就功勞


→ 替刑性的救贖(penal substitution)


這叫我們更明白到救恩是何等的可貴



經文

→ 基督擔當我們的罪、替我們受刑罰

→「奇妙的交易」

→「掛在木頭上」的「咒詛」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3

挽回祭(Propitiation)


→ 巴刻(J. I. Packer): “Heart of the gospel(福音的核心)”(摘自「認識神」一書),這是福音的核心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3

→ 「挽回」vs.「除罪」


→ 難題:刑罰無罪者?


推薦書:Mark Jones, Knowing Christ (Banner of Truth, 2015) 連結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4

捌、效法基督:聖靈救恩之工


天主教說這是 legal fiction(法律擬制),騙人的。

還有奧西安德(Osiander)的問題,比天主教還嚴重。異教了,不單是異端。

成義才能被稱義?

「名」跟「實」的張力

例:《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a)故事中的張力

加爾文(John Calvin)駁斥奧西安德(Andreas Osiander)並強調名實相乎。

雙重恩典,活出其義就是其成聖(santification)。


詩歌「Were you there when they crucified my lord」(當他們把基督釘十字架時,你是否在那裏?)

Imitatio Christi(拉丁文;英語:imitation of Christ;效法基督):『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2:20)』


信心與悔改

→ 慕理 (John Murray):信心與悔改 = 一體的兩面;信心+悔改→ 稱義

→ 司布真 (Charles Spurgeon):信心與悔改不可混淆

華腓德(B.B. Warfield)


基督裡的雙重恩典

→ 稱義:「奇妙的交易」、罪與義的雙向歸算。

→ 重生(成聖):悔改帶來更新 (renewal by repentance)、治死舊人 (mortification of the old man)、自我否定 (self-denial)。



稱義與成聖比喻:


更新


「雙重稱義」的誤解

→ 加爾文(John Calvin)論 “Double Acceptance of Man Before God” (3.17.4)(上帝對人的雙重接受)

→ Justification of Works(罪人行為的稱義)

→ 不是「因行為稱義」(Justification by Work ),而是「行為被稱義」(Justification of Work)

『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加拉太書 6:4)』



加爾文論信心

→ 信心的定義:“Now we shall possess a right definition of faith if we call it a firm and certain knowledge of God’s benevolence toward us, founded upon the truth of the freely given promise of Christ, both revealed to our minds and sealed upon our hearts by the Holy Spirit”

→ 信心的功能:與基督聯合;「管道」 (vessel)的比喻



悔改的定義

→ 非「悔而改」。

→ 不是一種感覺,不單是哭,司布真(Spurgeon )也有針對此解釋。

→ 知罪、認罪、立志行善



保羅:「效法基督」、「效法基督」

→ 非 WWJD(What would Jesus do:耶穌做什麼),因為一個非基督徒也可以問這問題。

→ 非「道德感化說」。

→ 乃「與基督聯合」的結果



我們要思想的是:我們如今要如何面對教會裡面的罪,以及自己內心的罪。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4

玖、聖子的威榮:基督再臨的盼望


Beatific Vision 榮福直觀

能與神面對面是最大的榮耀。

也是成聖的目的,就是面對神。


基督徒在天路歷程中最大的是「與上帝面對面」,這是最大的應許。


彼得後書研經


聖子降臨的威榮(彼得後書1:12-21)

→ 諄諄教誨,不厭其煩

→ 彼得遺書:基督徒面對死亡

→ 聖子的威榮


→ 基督晨星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4

新天新第的盼望(三1-18)

→ 「第一要緊的」

→ 彼得後書交叉結構


結構:a b c X c b a


目的:

1. 強調「杜絕異端」

2. 三明治原則

3. 以盼望為開始、以盼望為結束


→ 基督教末世論與西方史觀


→ 故意不認識神、故意忘記神的人


→ 神拯救選民


→ 主的日子


→ 新天新地 & 今世生活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4

拾、榮福直觀:基督的榮面


榮福直觀(Beatific Vision)


→ 今生:憑信,不憑眼見(參:哥林多後5:7)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糢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哥林多前13:8-12)

→ 啟示錄大結局:「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或作:回)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以後再沒有咒詛;在城裡有神和羔羊的寶座;他的僕人都要事奉他,也要見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寫在他們的額上。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示錄22:1-5)


罪人不能見主面

「......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希伯來書12:14)

→ 亞當「......躲避耶和華神的面」(創世紀3:8)

「諸山見耶和華的面,就是全地之主的面,便消化如蠟。」(詩篇97:5)

→ 摩西求見主面

→ 約翰異象中見主榮面


見主榮面的條件

→ 信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

→ 成聖:「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凡向他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約翰壹書 3:2-3)


捨己

→ 擁有基督就是擁有萬物:「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羅馬書8:32)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9:23)


作者: switw    時間: 2015-11-24 19:05

Q&A:


問:摩尼教錯誤:神的義放在人裏面,請問這與基督教聖靈內住有何分別?


答:聖靈會內住,但我們仍然是受造者,沒有變成造物主。

但摩尼教說每個人裏面都有神聖的亮光(Divine sparkle),有「萬有神論」的色彩。


http://spiritual-minds.com/religion/philosophy/Schleiermacher%20-%20Speeches%20On%20Religion.pdf






歡迎光臨 基督教果園 (http://switw.imotor.com/) Powered by Discuz! 7.2